瀏覽本站

2018年7月26日 星期四

《華嚴經》概述:


《華嚴經》概述:

《華嚴經》,全名《大方廣佛華嚴經》,又稱《八十華嚴》、《新華嚴》、《唐經》、《雜華經》。八十卷三十九品。
唐代實叉難陀(652-710)譯。師于闐人,善大、小二乘,旁通異學。當時則天武后有感於《舊華嚴》處會未備,遠聞于闐有梵本,於是遣使迎師至洛陽。證聖元年(695),於東都大內大遍空寺翻譯本經,武后親臨譯場,揮毫首題品名。至聖歷二年(699)十月完成八十卷《華嚴》的翻譯工作。

本經是大乘佛法要典之一。我國華嚴宗即是依據本經立法界緣起、事事無礙等妙義為宗旨。就本經經題而論,《大方廣佛華嚴經》是“法喻因果”並舉,“理智人法”兼備,一經要旨,皆在其中。大,是包含的意思;方,是軌範的意思;廣,是周遍的意思。也就是總說一心法界的體用,廣大而無邊,稱為大方廣。佛,是證入大方廣無盡法界者;華,是成就萬德圓備果體的因行譬喻;因此開演因位的萬行,以嚴飾佛果的深義,則稱為佛華嚴。總之,大方廣佛華嚴是所詮的義理,而“經”則為能詮的言教。

本經是如來成道後的第二七日,於菩提樹下為文殊、普賢等上位菩薩所宣說的自內證法門,此一華嚴經教是教法中的根本法輪,所以稱為“稱性本教”。又因本教法屬頓教法門,因此也稱“初頓華嚴”,內容記述佛陀的因行果德,開顯出重重無盡、事事無礙的妙旨。

本經共分七處九會三十九品,茲略述各會大意如下:

初會菩提場:普賢菩薩說毘盧遮那如來依正因果法門。計有《世主妙嚴品》、《如來現相品》、《普賢三昧品》、《世界成就品》、《華藏世界品》、《毘盧遮那品》等六品。這六品是宣揚如來難思之果,勸勵發大菩提心的眾生,令生樂欲,以起淨信。前五品是彰顯盧舍那佛依正果德,後一品則是明佛本因。

二會普光明殿:文殊師利菩薩說十信等法門。計有《如來名號品》、《四聖諦品》、《光明覺品》、《菩薩問明品》、《淨行品》、《賢首品》等六品。前三品是所信之果,後三品是能信之因。

三會忉利天宮:法慧菩薩說十住等法門。計有《升須彌山頂品》、《須彌頂上偈贊品》、《十住品》、《梵行品》、《初發心功德品》、《明法品》等六品。

四會夜摩天宮:功德林菩薩說十行等法門。計有《升夜摩天宮品》、《夜摩宮中偈贊品》、《十行品》、《十無盡藏品》等四品。

五會兜率天宮:金剛幢菩薩說十迴向等法門。計有《升兜率天宮品》、《兜率宮中偈贊品》、《十迴向品》等三品。

六會他化自在天宮:金剛藏菩薩說十地法門,即《十地品》。

七重會普光明殿:毘盧遮那如來說阿僧隻數量法門及如來隨好光明功德;普賢等諸菩薩說十大三昧等等覺法門。計有《十定品》、《十通品》、《十忍品》、《阿僧只品》、《壽量品》、《諸菩薩住處品》,以上明差別因;《佛不思議法品》、《如來十身相海品》、《如來隨好光明功德品》,以上明差別果;《說普賢行品》,是明平等因;《如來出現品》,是明平等果。

八三會普光明殿:普賢菩薩說離世間法,即《離世間品》。普慧菩薩雲興二百問,普賢菩薩瓶瀉二千酬,初明住、行、向、地、等覺五位之因,後明八相之果。

九會逝多林:有本末二會,初毘盧遮那如來放光現相,答諸菩薩念請,是為本會;其次文殊師利菩薩從善住樓閣出往人間,開悟六千比丘,指引善財童子遍參五十三善知識,是為末會,即《入法界品》。

上述九會三十九品中的《淨行品》是佛教徒實踐清淨生活的指南,是人間佛教的經證。據《大方廣佛華嚴經感應傳》載,華嚴宗三祖法藏大師向西域僧請受菩薩戒時,眾人告訴西域僧說:“此童子能讀誦華嚴大經,且能理解其經義。”西域僧驚嘆道:“華嚴一乘是諸佛的秘藏,此經甚難值遇,何況能理解經中要義!若有人能讀誦《淨行》一品,其人已具足菩薩淨戒,不須再求受菩薩戒。”誠如西域僧所說,若能實踐《淨行品》,則猶如已實踐菩薩戒,因為《淨行品》實即為大乘的菩薩戒。在本品中,智首菩薩請問淨化身口意三業的方法,文殊菩薩為說“一百四十願行”,這就是說明如何由日常生活淨化已受染污行為的方法。又佛教徒日日禮誦的三歸依文,亦出自本品。由是可見本品與佛教徒修行關係的密切。

《十地品》在《華嚴經》中佔有重要地位,是佛陀於他化自在天宮說法時,金剛藏菩薩承佛威神,述說菩薩修行的十地。十地,即:歡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此十地是一切佛法的根本,菩薩若能奉行此十地,必能獲得一切智慧。

《入法界品》記述善財童子受文殊師利菩薩教誨,遍遊南方諸國,參訪五十三位善知識,值遇普賢菩薩而成就佛道。其求法過程,表示華嚴入法界的各階段。善財初參德云比丘,受念佛三昧門,繼而展轉參訪語言學家彌伽、聚沙為戲的數學家自在主童子、嚴刑酷罰的無厭足王、脩大慈幢行的大光王、鬻香長者、航海家婆施羅、法官無上勝、觀自在菩薩、彌勒菩薩,及諸比丘尼、優婆夷、仙人、婆羅門、外道、王女、佛母、地神、樹神等,聽受種種法門,終至普賢菩薩道場,證入無生法界。

有關善財童子求道歷程的偈贊與圖繪極多,如宋忠師的《五相智識頌》、佛國惟白的《文殊指南圖贊》等皆是。又禪宗寺院常於觀世音菩薩左側設置善財童子像,即取材自善財參謁觀音,受其教化一事。

本經的異譯本有《六十華嚴》及《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又稱舊譯,東晉佛馱跋陀羅翻譯,共六十卷七處八會,三十四品。

《四十華嚴》,全稱《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略稱《普賢行願品》。四十卷。唐朝般若譯。為新舊二譯《華嚴經.入法界品》的別譯。《四十華嚴》雖與新舊二譯的《入法界品》大同小異,然其文較廣,並於卷四十中新添入普賢十大願。

若有謬誤,恭請十方善知識大徳指正。

參考來源:www.ruiwen.com - 佛經】

2018年7月18日 星期三

《唯識三十頌》略譯略釋


《唯識三十頌》略譯略釋         作者:不詳
http://www.npc.edu.hk/staff/~ngtungying/essayoffodian/essayoffodian_006.htm
   
《唯識三十頌》是世親菩薩晚年的著作,以三十首偈頌概述唯識
學說,是唯識宗的重要論典。漢譯者為玄奘法師*
 
  以下嘗試以散文形式把《唯識三十頌》轉譯成白話文,間或加入
少許詮釋。

一、現象
1.標宗
01 由假說我法 有種種相轉 彼依識所變 此能變唯三
02 謂異熟思量 及了別境識 ---------- ----------
【白話】在假立名稱指謂各種生命個體和萬事萬物當中,就隱含了有
種種生命個體和萬事萬物的形相生起,那些形相都是由心識變現出來
的。這能變現的心識只有三類,就是異熟識、思量識及了別境識。
2.初能變──阿賴耶識
02 ---------- ---------- 初阿賴耶識 異熟一切種
03 不可知執受 處了常與觸 作意受想思 相應唯捨受
04 是無覆無記 觸等亦如是 恒轉如瀑流 阿羅漢位捨
【白話】初能變識叫阿賴耶識,又名異熟識,亦名一切種子識。阿賴
耶識對一切種子和根身的執受,以及其所變現的器世界,還有其了別
作用,對眾生來說都是微妙不可知的。阿賴耶識恒常與觸、作意、受
、想、思這五個遍行心所相應;在受方面,它只有不苦不樂的捨受。
阿賴耶識屬非善非惡的無記性,且不會障礙無漏智生起,故屬無覆無
記;觸、作意、受、想、思這五個遍行心所也是如此。阿賴耶識恒常
相續轉變有如瀑流,直到證得阿羅漢的果位,才不再稱為阿賴耶識。

3.第二能變──末那識
05 次第二能變 是識名末那 依彼轉緣彼 思量為性相
06 四煩惱常俱 謂我癡我見 并我慢我愛 及餘觸等俱
07 有覆無記攝 隨所生所繫 阿羅漢滅定 出世道無有
【白話】第二能變識名末那識。它依阿賴耶識而生起,又以阿賴耶識
的見分為所緣對象,執此為我。末那識以恒審思量為其體性和行相。
它常與四種根本煩惱一起,那就是我癡、我見、我慢、我愛,它又與
掉舉、惛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八大隨煩惱和
觸、作意、受、想、思五遍行心所及慧心所相應。末那識屬非善非惡
的無記性,但因它障礙無漏智生起,故屬有覆無記。它隨同阿賴耶識
到所生之處而又被該處的煩惱所束縛。直到證得阿羅漢果位、進入滅
盡定或無漏智出現時,末那識才能永斷或暫斷。

4.第三能變──前六識
08 次第三能變 差別有六種 了境為性相 善不善俱非
09 此心所遍行 別境善煩惱 隨煩惱不定 皆三受相應
10 初遍行觸等 次別境謂欲 勝解念定慧 所緣事不同
11 善謂信慚愧 無貪等三根 勤安不放逸 行捨及不害
12 煩惱謂貪瞋 癡慢疑惡見 隨煩惱謂忿 恨覆惱嫉慳
13 誑諂與害憍 無慚及無愧 掉舉與惛沈 不信并懈怠
14 放逸及失念 散亂不正知 不定謂悔眠 尋伺二各二
15 依止根本識 五識隨緣現 或俱或不俱 如濤波依水
16 意識常現起 除生無想天 及無心二定 睡眠與悶絕
【白話】第三能變識有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等六種
不同的識。它們都以了別外境為其體性和行相,而且都有善性、惡性
或無記性。這六識所附帶的心所有遍行心所、別境心所、善心所、根
本煩惱心所、隨煩惱心所和不定心所。它們全都與苦受、樂受或不苦
不樂的捨受相應。首先是遍行心所,包括觸、作意、受、想、思;其
次是別境心所,就是欲、勝解、念、定、慧,它們針對不同的境況而
生起;而善心所就是信、慚、愧,以及無貪、無瞋、無癡三善根,還
有精進、輕安、不放逸、行捨、不害;根本煩惱心所就是貪、瞋、癡
、慢、疑、惡見;隨煩惱心所就是忿、恨、覆、惱、嫉、慳、誑、諂
、害、憍〔小隨煩惱〕,以及無慚、無愧〔中隨煩惱〕,還有掉舉、
惛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大隨煩惱〕;而不
定心所就是悔和眠、尋和伺,兩種相對的心所都既通染也通淨。這六
識以根本識為依託。前五識隨順各種條件而生起,它們或一同生起,
或獨自生起,這好比海水中的波浪,有時一齊湧現,有時個別湧現。
第六意識則時常生起,除了生於無想天,以及進入無心的無想定和滅
盡定中,又或處於極深的睡眠和昏迷之中。
5.綜論唯識
17 是諸識轉變 分別所分別 由此彼皆無 故一切唯識
【白話】這三種能變的心識〔及其心所〕生起,變現出能分別的見分
和所分別的相分,也就是呈現出各種生命個體和萬事萬物的形相。由
於這個道理,各種生命個體和萬事萬物的形相都不是實有的,所以一
切東西都不能離開心識。
18 由一切種識 如是如是變 以展轉力故 彼彼分別生
【白話】由一切種子識開始,先由種子變現出事物的本質或自身,再
反映入其他識的相分中,其他識的見分看到相分,或者由其他識的見
分幻變出相分,而相分背後並沒有事物的本質或自身,不管哪種情況
,見分都執取相分為有自性的實相,就是如此如此的變現,當中又有
種種互相資助而產生的展轉力,包括同一生命個體內的識與識、識與
心所、心所與心所之間的互相資助,或者不同生命個體之間的互相資
助,各種各樣的分別就因此而生起。
6.生死相續
19 由諸業習氣 二取習氣俱 前異熟既盡 復生餘異熟
【白話】在種種或善或惡的業習氣伴隨著能取和所取這兩種名言習氣
的推動下,前一期生命的異熟果受用當盡時,又會生起另一期生命的
異熟果。
二、現象與本體
 1.三自性
20 由彼彼遍計 遍計種種物 此遍計所執 自性無所有
21 依他起自性 分別緣所生 圓成實於彼 常遠離前性
22 故此與依他 非異非不異 如無常等性 非不見此彼
【白話】由於有各種各樣的周遍計度,因而對種種事物進行遍計執著
,在這些遍計所執當中,它們的自性是沒有的。至於依他起自性,是
以有漏的心王和心所為因緣而生起的,而圓成實性則存在於依他起性
之上,並恒常遠離前面的遍計所執性,所以圓成實性與依他起性的關
係既非迥異亦非同一,就如同無常性與各種行法的關係一樣。若看不
到圓成實性,則不能如實見到依他起性。
2.三無性
23 即依此三性 立彼三無性 故佛密意說 一切法無性
24 初即相無性 次無自然性 後由遠離前 所執我法性
【白話】依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和圓成實性這三種自性,建立相無
自性、生無自性和勝義無自性那三種無自性。照佛的密意所說,一切
法都是無自性的。首先是相無自性,即遍計所執出來的形相或體相這
些東西是沒有的;其次是生無自性,即自然而生(也就是不由眾緣而
生)的東西是沒有的;最後是勝義無自性,即殊勝境界存在於生無自
性之上,也就是遠離前面遍計所執的實我和實法這些東西。
3.唯識性
25 此諸法勝義 亦即是真如 常如其性故 即唯識實性
【白話】圓成實自性是一切法的殊勝境界,亦即是真如,以恒常真實
為其體性,也就是唯識實性。

三、修證
1.資糧位
26 乃至未起識 求住唯識性 於二取隨眠 猶未能伏滅
【白話】從發菩提心起,直至暖、頂、忍、世第一這四種順抉擇識未
生起之前,雖然希望證得唯識實性,但對於能取和所取這兩種執取的
煩惱種子,仍未有能力壓伏或消滅,故還未能證得。
2.加行位
27 現前立少物 謂是唯識性 以有所得故 非實住唯識
【白話】在止觀修習當中,觀照到心境皆空,因而說那是唯識實性,
但由於仍有形相可得,故並非真正證得唯識實性。
3.通達位
28 若時於所緣 智都無所得 爾時住唯識 離二取相故
【白話】若於此時對所緣的對象,以及能緣的智慧,都不生起形相,
那時就證得唯識實性了,因為已能離開能取及所取的形相。
4.修習位
29 無得不思議 是出世間智 捨二麤重故 便證得轉依
【白話】於修習止觀過程中,沒有形相可得及有不可思議的力量,這
種無漏智慧已超出世間一切智慧,並能捨棄煩惱障及所知障的種子,
將會證得大涅槃和大菩提的轉依果。
5.究竟位
30 此即無漏界 不思議善常 安樂解脫身 大牟尼名法
【白話】這是具無漏功德的庫藏,這樣的生命是不可思議的、純善的
、恒常的和安樂的,即是解脫煩惱之身,也就是無上寂默的法身。


* 這本著作除了有玄奘的譯本外,還有真諦的譯本,名為《轉識論》,但較少
 人留意。


八識規矩頌        唐‧三藏法師 玄奘

一、前五識頌
性境現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徧行別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貪瞋癡。
五識同依淨色根,九緣七八好相鄰,合三離二觀塵世,愚者難分識與根。
-凡夫位時,有漏有為之前五識虛妄相
變相觀空唯後得,果中猶自不詮真。圓明初發成無漏,三類分身息苦輪。
-聖賢位時,入唯識實性之前五識
 
二、第六識頌
三性三量通三境,三界輪時易可知。相應心所五十一,善惡臨時別配之。
性界受三恒轉易,根隨信等總相連。動身發語獨為最,引滿能招業力牽。
-凡夫位時,有漏有為之第六識虛妄相
發起初心歡喜地,俱生猶自現纏眠。遠行地後純無漏,觀察圓明照大千。
-聖賢位時,入唯識實性之第六識
 
三、第七識頌 
帶質有覆通情本,隨緣執我量為非。八大徧行別境慧,貪癡我見慢相隨。
恒審思量我相隨,有情日夜鎮昏迷。四惑八大相應起,六轉呼為染淨依。
-凡夫位時,有漏有為之第七識虛妄相
極喜初心平等性,無功用行我恒摧。如來現起他受用,十地菩薩所被機。
-聖賢位時,入唯識實性之第七識
 
四、第八識頌 
性唯無覆五徧行,界地隨他業力生。二乘不了因迷執,由此能興論主諍。
浩浩三藏不可窮,淵深七浪境為風。受薰持種根身器,去後來先作主公。
-凡夫位時,有漏有為之第八識虛妄相
不動地前才捨藏,金剛道後異熟空。大圓無垢同時發,普照十方塵剎中。
-聖賢位時,入唯識實性之第八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