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本站

2020年6月22日 星期一

《八識規矩頌》略釋11

第八識(8-2)
頌文:
浩浩三藏不可窮,淵深七浪境為風,受熏持種根身器,去後來先作主公。

解說:
浩浩三藏不可窮
【白話】
第八識有如浩瀚汪洋〔浩浩〕,既能藏種子,亦為種子所藏之地,又被第七識執藏為自我〔三藏〕,不可窮盡〔不可窮〕。

淵深七浪境為風
【白話】
第八識如深淵大海,諸境如風,風動則引起前七識翻起海浪。

受熏持種根身器
【白話】
第八識接受前七識熏習〔受熏〕,攝持種子〔持種〕,以及變現根身和器界〔根身器〕。

去後來先作主公
【白話】
於一期生命結束時,第八識最後離開身體,當另一期生命開始時,第八識又最先投入受精卵中〔去後來先〕。作為輪迴主體及業力載體,第八識貫穿一期又一期的生命〔作主公〕。

補充說明----
第八識的體相、依緣、業用,分述如下:
一、體相:
阿賴耶識,華譯為藏識,此識有「三藏」之義,即能藏、所藏、執藏:
1、能藏: 能藏是能持的意思,猶如倉庫,能藏一切米麥糧食。無始以來,有情所作一切善惡之業的種子,唯有此識能為儲藏,此約其持種一面而說。
2、所藏: 所藏是所依的意思,猶如倉庫,為米麥之所依。此識是一切善染法所依處處,故名所藏,此約受識一面而說。
3、執藏: 執是堅守不捨的意思,猶如米麥糧食為農家所堅守。此識為第七末那識執為自我,故第七末那為能執,第八阿賴耶為所執,故名執藏。

二、依緣:「浩浩三藏不可窮」者,喻此識如汪洋大海,浩翰無涯,不可窮盡。藏識如如海,淵深不可測;而色、聲、香、味、觸、法諸境如風,境風鼓動,生起七識波浪。即所謂「淵深七浪境如風」也。這比喻我人的前七識,為外境所轉,起惑造業。 <楞嚴經>有偈云:「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風起,洪波鼓冥壑,無有斷絕時,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種種諸識浪,騰躍而轉生。」

三、業用:
是指此識的作用,大概來說可分別為五種,即受熏、持種、內變根身、外變器界,以及「去後來先作主公」。也就是第三、四句頌文「受薰持種根身器,去後來先作主公」。

分述如下:
()受薰:
受薰、就是接受薰習。關於薰習,見本文第五講,即七轉識是能薰,第八識是所薰——接受七轉識薰習的受薰體。受薰體有它一定的條件,      <攝大乘論>中立有「所薰四義」,即一者堅住性,受薰體要始終一類相續,能持習氣。二者無記性,即受薰體性是無記,法體平等,不分善惡都能接納。三者可薰性,受薰體性非堅密,有隙可乘。四者與能薰共和合性,即能薰與受薰之間同時同處,不即不離。在八個識中,只有阿賴耶識具備以上四個條件,所以可作受薰體。

所謂能薰者,指的是變動不居的前七識。能薰者也要具備四個條件:
1.者有生滅,有生滅變化方有作用,有作用方能薰習種子。
2.者有勝用,勝用就是作用力強,此有二種,一者是能緣的勢用,這是心及心所的作用,而色法無此作用。
3.者有增滅,其強盛的作用力高下不定,可增可減,方能發揮其作用。
4.者與所薰和合性,即能薰與所薰同時同處,和合相應。

()持種:
持種就是攝持種子,「種子生現行」的種子,是能藏 (能持) ,「現行薰種子」,就是所藏 (所持) 。這是指第八識攝持萬法種子而說的。

()內變根身:
由四大和合而成的「根身」——即眼、耳、鼻、舌、身的五根身,是第八識中的色法種子所變現。原來第八識所緣的,是根身、種子、器界三類色法,種子是識中的潛勢力 (潛在的能量)

()外變器界:

器界即物質世界,佛經上稱之為器世間,此亦第八識色法種子所變現。


《八識規矩頌》略釋10


《八識規矩頌》略釋10
第八(8-1)
頌文:
性惟無覆五遍行,界地隨他業力生,二乘不了因迷執,由此能興論主諍。

解說:
性惟無覆五遍行
【白話】
第八識屬非善非惡的無記性,且不會障礙無漏智生起,故屬無覆無
記,它只與五個遍行心所一同生起。

界地隨他業力生
【白話】
隨著前六識不斷生起和積聚善惡業力,第八識一生又一生流轉於三界
九地之中。

二乘不了因迷執
【白話】
二乘行者因為迷惑和執著,只知道有前六識,不了解還有第八識。

由此能興論主諍
【白話】
由此引起大小乘論師的爭論。

2020年6月20日 星期六

《八識規矩頌》略釋9


第七識(7-3)

頌文:
極喜初心平等性無功用行我恆摧如來現起他受用十地菩薩所被機

解說:
極喜初心平等性
【白話】
登入十地中的歡喜地,分別我執已斷,第七識於此時轉為下品的平等
性智。

無功用行我恆摧
【白話】
無功用行指第八地,到達此地,俱生我執得以斷除,第七識轉為中品
的平等性智。

如來現起他受用
【白話】
至十地圓滿,到達佛位,第七識才轉為上品的平等性智,此智可變現
如來的他受用身和他受用土。

十地菩薩所被機
【白話】

如來以他受用身和他受用土,為地上菩薩示現及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