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本站

2018年11月7日 星期三

八識規矩頌07


八識規矩頌講記--參自于凌波居士 講述

三、七八識

第六識是心理活動的綜合中心,我們的見聞覺知,思想判斷,全以第六識為主,第七、八識是屬於潛意識的範圍。但第七識是意識之根,第八識是宇宙萬法的本源,無疑義的,第六識的活動,一定受到第七、八識的影響。於此我們來探討第七、八識的行相業用。

第七識名末那識,末那二字,是梵語的音譯,義譯曰意,但恐與第六識混淆,故保留末那原名。第七識唯一的作用,就是「恒審思量」,思量些什麼呢,它誤認為第八識是恒、是一、是遍、是主宰的「自我」。它恒常的審慮思量,執著自我。因此,它是一個自我中心,也是一個自私自利的中心。

說到思量二字,八個識都有思量的作用。但前五識時常間斷,也沒有審慮作用,所以是「非恒非審」的思量。第六識有審慮的作用,但也有時間斷 (如五位無心) ,所以是審而非恒的思量。第八識是「恒轉] (恒轉如瀑流) ,但它並不審慮,所以是恒而非恒的思量。唯有第七識,它恒時審慮思量,執著自我,維護自我,這就是我人何以時時以自我為中心,起惑造業,損人利己的原因了。

最後說到第八識,第八識又名阿賴耶識,這也是梵語的音譯,此在天竺義為「無沒]在我國譯為藏識。稱為無沒者,是說此識含藏萬法種子,不令失壞; 亦因它歷經生死流轉,永不壞滅。譯為藏識者,藏是儲藏意思,有能藏、所藏、執藏三種意義。能藏,是指它能儲藏萬法種子 (種子,見第二講第二節。) 生起宇宙萬法。這時,第八識是能藏,種子是所藏。在種子起現行 (發生作用) 的時候,受到前七識雜染法的薰習,現行種子受薰成為新種子,仍藏於第八識中。這時新種子稱為能藏,第八識稱為所藏。至於執藏二字,又稱「我愛執藏」,這是因為第七識誤認第八識為自我,對於自我妄生貪愛,執著不捨,這稱為「我愛執」。這時第七識是能執,第八識是所執。

第八識有許多異名,錄出幾個,顧名思義,就可知道它的作用:
一、種子識:此識含藏萬法種子,能生起萬法,故稱種子識。
二、本識:此識是萬法的根本,故稱本識。
三、宅識:是藏識的別義,謂此識是種子的房宅。
四、第一識:八識順序,由本向末數,此稱第一識。
五、現識:言萬法由本識現起,故稱現識。
六、異熟識:此識是前生業力的異熟果報體,故名異熟識。
七、轉識:轉有漏的第八識為無漏的大圓鏡智,故稱轉識。
八、神識:佛法中本無「神我」之說,而此識含藏萬法種子,功能殊勝,故稱神識。
九、阿陀那識:阿陀那梵語,是執持之義,此識能攝持根身不壞,種子不失,故名。
十、無垢識:此識以修持力,轉染成淨,轉識成智,稱無垢識。

八識規矩頌08


八識規矩頌
四、前五識頌

頌文的組織,十二首頌文分為四章,分別為前五識頌、第六識頌、第七識頌、第八識頌。每章頌文三首十二句,前八句頌凡夫位,後四句頌聖賢位。現在來分析前五識頌,在凡夫位的八句頌文中,前四句分為緣境、識量、性別、界地、相應五個主題,後四句分為依緣、業用兩個主題; 在聖賢位的四句頌文中,包括智力、轉依、果德三個主題。現在先看前四句頌文:

第一頌
一、 性境現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遍行別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貪嗔癡。

在首頌四句頌文中,包括緣境、識量、性別、界地、相應五個主題,分述如下:

白話解釋:
()性境現量通三性
撇開第六識不談,單就前五識來說,它們所接觸的境是真實的境〔性境〕,而且那是一種純粹而直接的接觸〔現量〕,但實際上前五識常與第六識一起運作,而第六識可協同善心所、惡心所或無記性的心所一齊起作用,那麼前五識亦有善、惡或無記這三種可能性〔通三性〕。

()眼耳身三二地居
眼識、耳識和身識這三個識〔眼耳身三〕,除了在三界九地的初地即五趣雜居地起作用外,還在三界九地中的二地即離生喜樂地起作用,但作用止於二地〔二地居〕,而鼻識和舌識只可在五趣雜居地活動,在離生喜樂地就不起作用了。

()遍行別境善十一
可與前五識一同生起的心所,有五個遍行心所〔遍行〕,即觸、作意、受、想、思;有五個別境心所〔別境〕,即欲、勝解、念、定、慧;還有十一個善心所〔善十一〕,即信、慚、愧、無貪、無瞋、無癡、精進、輕安、不放逸、行捨、不害。

()中二大八貪瞋癡
在煩惱心所方面,可與前五識一同生起的,有兩個中隨煩惱心所〔中二〕,即無慚、無愧;有八個大隨煩惱心所〔大八〕,即不信、懈怠、放逸、惛沉、掉舉、失念、不正知、散亂;還有三個根本煩惱心所,即貪、瞋、癡〔貪瞋癡〕。

解說:
一、緣境:
性境,是三境之一。經云:「法不孤起」,又說:「心因境有」。心識生起,要因緣具足。而境,就是四緣中的所緣緣。
境有三類,即性境、獨影境、帶質境,前五識所緣的,只是性境,不緣獨影境和帶質境。因為前五識是感覺器官,只緣「色法」,不緣「心法」。色法,是第八識中實種所生,有實體之相,且得境之自相者。此如鏡之鑒物,故為性境。

二、識量:
量指三量——現量、比量、非量。五識緣境,是根、境對照而生識 (即五遍行心所的觸,觸者三和。) 這是直接感覺,初一剎那,無籌度心,不帶名言,所以是現量而非比量;到墮入第二念,種種分別生起 (即第六識五俱意識生起),這時就有比量和非量了。

三、性別:
性別是指善、惡、無記三性,心王生起,與善心所相應者,就是善;與煩惱心所相應者,就是惡;與善或煩惱心所均不相應者,就是無記。五識是感覺器,本來沒有善惡,但以第六識的五俱意識與之俱起,五俱意識隨著前五識緣境而瞭解分別,因而善或煩惱心所與之相應,或善、煩惱不起一而是無記,這時前五識隨著第六識的行動,亦就通於三性了。以上三項,就是首句「性境現量通三性」的解釋。

四、界地:
界地,指的是三界九地。三界,即欲界、色界、無色界;九地,是欲界的五趣雜居地;色界的離生喜樂地,定生喜樂地,離喜妙樂地,捨念清淨地;無色界的空無邊處地,識無邊處地,無所有處地,非想非非想處地。我們所依託、生存的世界,是欲界、五趣雜居地。欲界的範圍,上有六欲天——四天王天、仞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大梵天,中有人界四洲,下至無間地獄。生活在欲界的眾生,即所謂五趣——天趣、人趣、畜生趣、餓鬼趣,地獄趣。五趣即是五道,如果再加上阿修羅道,就成為六道了。

頌文第二句「眼耳鼻三二地居」,所謂二地,是指欲界的五趣雜居地,及色界的雜生喜樂地。雜生喜樂地的範圍,初禪三天皆屬之。欲界有段食,除眼、耳、身三識外,尚須以鼻識嗅香,以舌識嘗味,所以五識俱全;若至色界初禪天的離生喜樂地,初禪天人,以禪悅為食,不食段食,故鼻舌兩識無用,故只有眼、耳、身三識,所以稱眼、耳、身三識「二地居」,居是止的意思,眼、耳、身三識,亦只以初禪天為止,若到二禪天的定生喜樂地,其靜慮之心,專注於第六識間,前五識都不現起(此界眾生化生,有微妙色身,為莊嚴身相,五根完整,唯不起用。)所以欲界眾生,八識具備;色界初禪的離生喜樂地,前五識的鼻、舌二識不起作用,只有八識中的六識;到二禪天,眼、耳、身三識亦不起用。

五、相應:
心王生起,必有心所與之下相應,而與前五識相應的心所,共有三十四個,它們的名稱是:五遍行心所,五別境心所,十一個善心所,兩個中隨煩惱心所,八個大隨煩惱心所,還有根本煩惱中的貪、嗔、癡三個心所。

遍行心所,是遍及於一切心、一切時、一切性、一切地,所以是必然生起的,前五識與五俱意識同起,而與意識相應的五別境心所,亦導引前五識對所緣之境、發起希望、決定、明記、專注、和抉擇的作用。前五識既然通於三性,所以有時與善性相應,故十一個善心所全俱;有時與不善相應,所以根本煩惱中貪、嗔、癡,中隨煩惱的無慚無愧,大隨煩惱全部,亦參與前五識的活動。

**待續  二、次頌詮釋

2018年11月5日 星期一

妙法蓮華經簡介


圖像裡可能有1 人
妙法蓮華經簡介:
(梵文:सद्धर्मपुण्डरीकसूत्र Sad-dharma Puṇḍárīka Sūtra),簡稱《法華經》,法華三部經之一,其餘兩部經為《無量義經》與《觀普賢菩薩行法經》。梵文 Sad-dharma,中文意為「妙法」。Puṇḍárīka 意譯為「白蓮花」,以蓮花(蓮華)出淤泥而不染,比喻佛法的潔白、清淨。Sūtra 意為「經」,故此經之全名為《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說一乘圓教,表清淨了義,究竟圓滿,微妙無上。全文共二十八品,前十四品說一乘之因,後十四品說一乘之果。《法華經》是佛陀釋迦牟尼晚年所說的教法,佛陀弘法《法華經》和《涅槃經》共八年,屬於開權顯實的圓融教法,大小無異,顯示所有眾生皆可成佛之一乘了義。在天台宗五時教判中,屬於法華、涅槃之最後一時。
漢譯版本共有四種,但現存只有三種:包括西晉竺法護所譯的十卷的《正法華經》,姚秦鳩摩羅什所譯的七卷《妙法蓮華經》,隋闍那崛和達摩笈多所譯的七卷《添品妙法蓮華經》。
其中以鳩摩羅什譯本最為通行,七卷二十八品,六萬九千餘字,收錄於《大正藏》第9冊,經號262。只有鳩摩羅什譯本包涵了《提婆達多品》,《添品妙法蓮華經》將《提婆達多品》併入《見寶塔品》。梵文本沒有這一品。《正法華經》缺《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的偈頌部分。其原因是《正法華經》是竺法護從梵文本譯出,而《妙法蓮華經》由鳩摩羅什從龜茲文譯出。
法華宗旨:
在大乘佛教興起的時代,有了貶稱「聲聞」、「獨覺」為二乘、小乘,以「菩薩」為大乘的說法。《妙法蓮華經》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結集的代表作品,在《妙法蓮華經》中記載,佛陀稱根器低劣但有善根的辟支佛和阿羅漢弟子,為不信大乘佛法的「怯弱下劣」、「鈍根」、「少智」者,為了搭救他們,要用「非實化城」引導他們先逃離危險的「三界火宅」,所以早期宣說了原始佛法,卻是不究竟的「小乘」法,辟支佛和阿羅漢弟子所證的「涅槃」非究竟真實,所有的辟支佛和阿羅漢弟子都應該放棄「小乘」「非實化城」而向「大乘」菩薩道,並以自利利他的菩提心重回危險的「三界火宅」,繼續修行,直到在未來世成佛[4][5][6][7]。 《妙法蓮華經》提出了「開權顯實」、「會三歸一」的思想,融會三乘為一乘(佛乘)。以「聲聞」、「獨覺」二乘為方便(權)說,「二乘」終究要以成佛為最終目標(如法華七喻「化城喻」所說),開啟了「回小向大」的門徑,這是一種嶄新的學說思想,也是本經的主旨所在,在佛教思想史上占有至關重要的地位。
科判:
二十八品之中,智者大師將序品至安樂行品為止的前十四品稱為「跡門」,從地湧出品至普賢菩薩勸發品為止的後十四品稱為「本門」。

2018年11月2日 星期五

八識規矩頌06


八識規矩頌06--八識心王 二、第六識
第六識名意識,這是我人心理活動的綜合中心,我人的思考、判斷、記憶、決定,以至於喜怒哀樂的情緒用,全是第六識的功能。
前五識各有其根,第六識也是依根而生起。前五識是依於清淨四大組成的淨色根,是色法之根;
第六識依於第七末那識,是心法之根。
前五識緣色、聲、香、味、觸五境,緣的是色法;
第六識緣法境,是心法。前五識只能了別自己界限以內的東西,
第六識則是前五識任何一識發生作用,第六識即與之同時俱起,以發生其瞭解分別的作用。
意識與前五識比較,它有下列幾種特點:
一、意識緣慮法境,它能瞭解分別一切外境。
二、意識能了別一切色法 (物質現象) 的自相與共相。即此物單獨的形相,及與他物比較的差別相。
三、意識不僅了別現下之事之理,且能了別過去、未來之事之理。
四、意識不僅是剎那了別,還能相繼不斷的了別。
五、意識「思心所」 的造作,能造成業果。
意識有「五俱意識」 與「獨頭意識」的分別,五俱意識是:
一、意識與眼識同起,發生其了別作用時,稱為眼俱意識。
二、意識與耳識同起,發生其了別作用時,稱為耳俱意識。
三、意識與鼻識同起,發生其了別作用時,稱為鼻俱意識。
四、意識與舌識同起,發生其了別作用時,稱為舌俱意識。
五、意識與身識同起,發生其了別作用時,稱為身俱意識。
五俱意識,並不是同時五俱,而是或一俱、或二俱、或三俱、或五俱,視緣而定。
前六識緣外境,有四種原因。 <瑜伽師地論> 稱:「六識緣境,有四因故,能令作意警覺趣境。」這四因是:
一、欲力:欲是希望,如果心識對外境,生起愛著,就對外境生起作意 (注意) 力。
二、念力:念是記憶,如對外境「似曾相識」,生起記憶,就對此境生起注意。
三、境界力:心識所緣的境界,極為特殊,就對此外境生起注意。
四、數習力: 就是習慣性,如穿越馬路,習慣上要注意有沒有車輛。

再者,五俱意識緣外境時,要經過五段程式,才能充分發生其了別作用。這五段程式,又稱為「五心」。五心是:
一、率爾心:這是前五識根境相對生識,剎那間的了別。
二、尋求心:這是五俱意識於前五識剎那了別之後,生起尋求之念,以了別外境。
三、決定心:五俱意識尋到了目標,決定去了別。
四、染淨心:五俱意識了別外境後,所生起的善惡染淨之心。
五、等流心:這是因五俱意識的善惡染淨,相續流轉,而成就善惡之業。
獨頭意識,是不與前五識俱起,單獨生起的意識。獨頭意識緣慮的只是法境。獨頭意識又分為四種:
一、夢中獨頭意識:這是在睡覺的時候,緣夢中境界生起的意識。夢境在三量中是非量,所以我們不必為夢境所困惑。
二、定中獨頭意識:這是在禪定時,緣定中境界生起的意識。定中意識,唯是現量。
三、散位獨頭意識:這是既不在夢中,也不在定中,也不與前五識同緣外境,而是平常情形下,散亂心起,在意念遊走中,上下古今,恩怨情仇,胡思亂想個不停。這在佛教中叫做「打妄想」 。這多是比量或非量。
四、狂亂獨頭意識:人在顛狂——神經錯亂的時候,常常自言自語,甚至於比手劃腳,以加強語勢。我們看他語無倫次,事實上他有他意識所緣的境界。這種境界,也是非量。

2018年11月1日 星期四

八識規矩頌05

八識規矩頌05

八識心王

一、前五識

古來大德和現代時賢,講八識規矩頌的,多是一開始就由頌文講起。按照頌文的順序往下面講。本頌四十八句頌文,已在第一講中錄出,我們看得出來,頌文中充滿了佛學名詞,並且頌文中的名詞,前後都有連帶關係。我們若一開始就講頌文,勢必把有連帶關係的名詞加以割裂,講起來有困難,聽的人也可能聽不出頭緒來。我們現在換一個方式,先講解頌文中的名詞,到名詞全部瞭解,再講解頌文,才能聽出頭緒,融會貫通。現在我們依照八識心王,五位心所,識體四分,九緣生識等順序講下去,最後再講頌文。

學習唯識學,有一本入門的論著必須要讀,那就是世親菩薩造的 <百法明門論> 。這本論著,在「一本十支」之學中,稱作「略陳名數支」。顧名思義,就是粗略的解釋百法名數。百法是什麼? 原來世間事物,林林總總,不可勝計,此泛稱之為「宇宙萬法」。萬法不能一一為之說明,乃用分類歸納的方法,把萬法歸類。因此,世親菩薩將萬法約之為百種,復□之以五位,稱之為「五位百法」。五位百法是:
相關圖片
(一)心王法: 八種,稱為八識心王。
(二)心所有法: 五十一種,稱為五十一位相應心所。
(三)色法: 十一種。
(四)心不相應行法: 二十四種。
(五)無為法: 六種。

五位百法中的心王法——八識心王。

八識心王,就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
識就是心,何以我人一心而八識?原來我人通常執著於實我實法——把宇宙間的一切視為實體。說到心時,也隱然有一整體的東西存在。唯識家以分析的方法,分析此心為八,以破遺我人的執著。於此先來探討前五識。

前五識、即眼、耳、鼻、舌、身五識,這是我人的五種感覺器官,其作用是:

(一)眼識: 依於眼根,緣色境所生起的了別認識作用。
(二)耳識: 依於耳根,緣聲境所生起的了別認識作用。
(三)鼻識: 依於鼻根,緣香境所生起的了別認識作用。
(四)舌識: 依於舌根,緣味境所生起的了別認識作用。
(五)身識: 依於身根,緣觸境所生起的了別認識作用。

前五識,是感覺器官,依於我人色身中的五根 (即眼、耳、鼻、舌、身五根) 而生起,所以又有以下五種名稱:

(一)依根之識: 此識依其根而生起。
(二)根發之識: 此識由其根而發生。
(三)屬根之識: 此識是屬於其根之識。
(四)助根之識: 此識助其根而起分別。
(五)如根之識: 此識如其根而命名。

五識依於五根而生起,但所依之根,又有內根、外根的分別。外根,就是我人視覺可見的眼睛、耳朵、鼻子、舌頭、和身體。但這五種根,是四大合成的物質,它的作用是扶助內根,為內根所依託處,這在佛經上稱為扶根塵、扶助內根的塵法。扶根塵不能生識,生識的是內根,又稱之曰「淨色根」,亦名勝義根。佛經上說: 勝義根質淨而細,有如琉璃,肉眼不可見,唯佛眼天眼可見之。近代科學發達,使我們知道所謂淨色根,事實上就是人體的神經纖維和神經細胞。淨色根有發識取境的作用,功能殊勝,故名勝義根。

眼、耳、鼻、舌、身五識,緣色、聲、香、味、觸五境,五境又稱五塵,麈者虛浮之法,生滅變異,隨著因緣而改變; 塵也是染汙的意思,以此五者,能染汙我人的心識,所以稱塵。五識所取之五境,分別說明如下:

(一)眼識:眼識緣色境,此色是顏色之色,非有質礙性(物質)之色。有三類:

  1、顯色:有十三種,青、黃、赤、白、光、影、明、暗、雲、煙、霧、空。
  2、形色:有十,長、短、方、圓、粗、細、高、下、正、不正。
  3、表色:有八,取、捨、屈、伸、行、住、坐、臥。
  4、法處色:有五,極回、極略、定自在所生、受所引、遍計所執色。

(二)耳識:耳識緣聲境,此境有三:

  1、執受大種因聲:人之語言、動作 (如鼓掌) 所發之聲音。
  2、非執受大種因聲:自然界所發之聲音,如風聲、水聲等。
  3、俱大種因聲:人與物質界共發之聲音,如吹笛、奏蕭,伐木、鑿石等。

(三)鼻識:鼻識緣香境,此有六種,三實三假,三實者,順益者名好香、如沈檀;違損者合惡香、如糞穢;無順違者名平等香,如土石。三假者名俱生香,和合香,變異香。

(四)味境:舌識緣味境,此有六種,有甘、酸、咸、辛、苦、淡。

(五)身識:身識緣觸境,即是我人的觸覺,略說如冷、暖、滑、澀,輕、重、痛、癢,細說有二十六種,不細述。

五識只能了別自己界限以內的東西,不能越出自己的功能範圍以外。如眼只能緣色,不能越色而緣聲;耳識只能緣聲,不能越聲緣香,其他各識亦然。並且,五識緣境,只是感覺,「唯是現量,不帶名言」,所以無分別的功能。分別色、聲、香、味、觸五境的內容,是第六意識的功能。
「唯識」的圖片搜尋結果 
「唯識」的圖片搜尋結果
**待續  第六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