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本站

2016年3月31日 星期四

入中論講記 -- 第三頌:

入中論講記

月稱論師造論  法尊法師譯講

第三頌:
最初說我而執我,次言我所則著法,
如水車轉無自在,緣生興悲我敬禮。

此一頌半釋大悲心三種差別。悲以拔苦為體,遍一切眾生故曰大。就所緣境差別分三:謂生緣、法緣、無緣悲。此頌釋生緣悲也。生緣悲者,謂緣眾生而興之大悲也。前三句明可悲所由。謂緣眾生初由我名,遂起我執,為生死大根本。由執我故,於苦樂境遂有取捨之欲而生貪瞋。由執我故,遂執有屬我之物,起我所執。我之衣食受用等,攝取不捨,追求無已。於和合境則起貪,不和合境則起瞋。由貪瞋癡,諸惑隨起,造業受苦,流轉生死。於生死中,升沈無主,衰老病死,如四大山,東西南北合圍而來,逼迫有情,無可倖免。惑、業、苦三,往復無已,無明緣行乃至老死,次第流轉,喻如水車,循環不息。又水車降時易升時難,喻如生死中墮惡道易,生善趣難。有情最初一念誤執我故,流轉生死,受無義苦。緣彼無義受苦之眾生而興悲,故稱生緣悲也。

眾生猶如動水月,見其搖動與性空。

此二句釋法緣大悲及無緣大悲。動水月者,謂風來波起,水中月影由水動故,月影亦動。眾生流轉三界,本無實體,唯因業風識浪,而有此影像顯現,實無眾生,似有眾生。喻如動水月影,剎那搖動無止息故,自性本空現似有故。眾生流轉不息,實無似有,亦猶如是。菩薩通達性空,唯見因緣生滅,無實眾生。眾生不達,於水中月,覺為實月;於影及水,見為一物;於無我中見有實我。由此我執為根,流轉生死。菩薩見眾生受此無義之苦,因而興悲,是為法緣悲。菩薩又觀眾生雖無實體,而因不達性空故,仍有生死流轉,因果不無。因此雖不見實有眾生,而仍度生不倦,是為無緣大悲。或釋無緣為全空,無所緣眾生;若見全空,何由起悲乎?此意第六品當廣釋。

2016年3月30日 星期三

入中論講記 -- 第二頌

入中論講記
月稱論師造論  法尊法師譯講

第二頌:
悲性於佛廣大果,初猶種子長如水,
常時受用若成熟,故我先讚大悲心。

第二頌顯大悲心重要。
分三段:
初謂菩薩初發心時,喻如種子。菩提心為菩薩因,大悲為菩提心因。若無大悲唯求自了,終不發心趣佛果故。
中謂修菩薩行時,要經三大阿僧祇劫,調伏無數剛強難調眾生,難忍能忍,難捨能捨,長時苦行,方成佛果。若非大悲心之任持,則菩提心有時退失。喻如種子在田中,若無日光水土,必霉爛腐壞,不能成長。
後謂成佛果時,三身四智,圓滿具足,斷智二德,究竟成就,而不入涅槃,應機說教,任運度生,盡未來際,亦由大悲。若無大悲,應入涅槃,不須辛勤作利生事,喻如禾稼長成,忽遇冰雹,不能成熟,或不得受用。故大悲心初、中、後三時,皆最重要,為大乘佛法之中心。讚者,以語業敬禮。

*-* 待續 第三頌

2016年3月29日 星期二

入中論講記 -- 首頌

入中論講記
月稱論師造論  法尊法師譯講

正釋頌文  釋歸敬頌

首頌 
聲聞中佛能王生,諸佛復從菩薩生,
大悲心與無二慧、菩提心是佛子因。

    歸敬大悲心,亦即歸敬具大智之佛菩薩。歸敬諸佛菩薩祖師,求加被故。又慢山高處無功德水,歸敬折服慢心,增功德故。歸敬大悲心者,自利利他功德之源從此出故。聲聞者:謂小乘人聞佛說法聲,自證聖果。又聞菩薩乘法,但為他說,令彼修行證果,而自不修,亦名聲聞。中佛者,辟支佛也。稱中佛者,為適於造頌之音節故。佛謂覺悟真實,辟支佛覺悟宇宙緣起之真實,故亦稱佛。中者,下越聲聞上不逮佛故。能王者,佛也。能謂能仁,能斷煩惱、出生死、伏四魔、度眾生故。以聲聞等亦具此義,故佛稱王,別於聲聞等。由佛轉四諦及十二因緣輪,而後有聲聞緣覺,故聲、緣從佛生也。菩薩值佛轉法輪而發心,故菩薩亦從佛生。但諸佛因地皆曾作菩薩,故因位菩薩為佛親因。諸佛初發菩提心,皆由菩薩勸導,如釋迦、彌勒,就是由文殊菩薩勸導而發菩提心的,故菩薩為佛增上緣。以此二義說諸佛從菩薩生。菩薩復為三法所生,謂大悲心、無二慧及菩提心。大悲心義,下當釋,茲當略釋無二慧及菩提心義。無二慧者,謂觀諸法性空,無有實體,不執為有;而是因緣生,亦非斷無。如是觀諸法性空緣生如幻之慧,與執諸法實有,眾生有我之無明妄執,為正對治,為斷煩惱出生死之主力。菩提心分二:一者勝義菩提心,謂初地以上通達性空,同時發願利生。二者世俗菩提心,謂觀三界苦,有如火宅,數數思惟,生決定解。復觀眾生顛倒,如病熱狂,以苦為樂,不知出離。而此一切眾生,皆我父母眷屬。見其受茲無義劇苦,欲為隨機設教令出苦海,故願成佛。為利眾生願成佛即菩提心,有此心者,即為菩薩。

2016年3月27日 星期日

中論講記 -- 觀時品第十九

中論講記
民國八十三年十月三十日 釋惠敏序於西蓮淨苑
  觀時品第十九
  大家看中論。這是外人首先發問,他說時間有時間性,他說因為有三時,有過去時、未來時、現在時,三時不空。這是有為說法,因為有過去時,所以有現在時、未來時。因為有現在時,有前端、後端,現在的前端是未來,後端是過去,所以他說因為現在,有過去、未來,因為未來,定知有現在,有過去。什麼原因呢?因為過去、現在、未來相因而有。就是說因為過去有現在未來,因為現在有過去未來,因為未來有過去現在。
  這道理怎麼產生的?過去是滅,未來是生,現在是住,法有三相:生、住、滅,因為有滅,它一定有生有住;因為有住,一定有生有滅;因為有生,一定有住有滅。
  他錯在什麼地方?三時──有為法,相待而有──假立。三時稱為法相,假立。相待而有就是相待空,就是法性。三時假立的法是有為,有為隨緣無性,就是無為。外人不會,執著有為相了。我們看龍樹的偈:
【若因過去時 有未來現在 未來及現在 應在過去時】
  假設因為過去有未來現在,那麼未來現在應該過去已有。如果過去有未來現在,那為什麼不把過去叫做未來,叫做現在呢?這是有未來、現在不對。
【若過去時中 無未來現在 未來現在時 云何因過去】
  假如說過去時沒有未來現在,那怎麼能說未來現在因過去而有?那不對了。如果沒有未來現在,生出未來現在來,不合道理。石頭裏頭沒有未來現在,要是沒有未來現在,就可以生出未來現在,石頭也可以有未來現在。水裏頭也沒有未來現在,按照這道理講起來,沒有能夠生,水裏頭應該有未來現在,火裏頭應該有未來現在,地裏也應該有,風裏也應該有,那不對。
  觀時品,大家記住,相待空。其法性,相待而空;其法相,相依而假。空就是假,假就是空,要這麼會。
【不因過去時 則無未來時 亦無現在時 是故無二時】
  假如說「不因過去時」,就沒有未來現在,所以「是故無二時」。要是沒有未來現在有什麼壞處?沒有未來,就沒有過去現在;沒有現在,就沒有過去未來,因為三時相依而立嘛!

【以如是義故 則知餘二時 上中下一異 是等法皆無】
  外人本來他的意思,上是對中下而說。因為有上就有中下,因為有中就有上下,因為有下就有上中。我們舉個例子說,生、住、滅,因為有生,知道有住、滅;因為有住,知道有生、滅;因為有滅,知道有生、住。「一異」也是這樣,因為有一,才知道有差異,因為有差異,才知道有一,相依而立。
  他錯在什麼地方?他認為相依而立是實在有,不知道相依而立是假立。三時裏頭他單提過去,過去有未來現在,不對!過去無未來現在,也不對。既然是過去有未來現在,無未來現在,都不對,「以如是義故」,以這種道理,「則知餘二時」,知道現在未來,知道「上中下一異,是等法皆無」。「是等法」,要說起來是那一法呢?有為法。有為法怎麼皆無?有為隨緣,隨緣無性,所以皆無。

【時住不可得 時去亦叵得 時若不可得 云何說時相
 因物故有時 離物何有時  物尚無所有 何況當有時】                     
  「時住不可得」,時間要是住啊!不可得。要是過去住於過去,就沒有現在未來──不可得,因為時間為法駛流。如果現在住於現在,就沒有未來過去。要是住於未來,就沒有現在過去,都不可得。

「時去亦叵得」,叵這個字讀「ㄆㄛˇ」,一個字就當「不可」講。「時去亦叵得」,時去就是不住,如果說過去不住,那是沒有過去;現在不住,沒有現在;未來不住,沒有未來。這麼說起來,時去亦不可得。
  時住沒有三世流轉,所以不可得。時去是不住,所以時去還是沒有三世流轉,也不可得。既然時不可得,怎麼說時相。
  我們大家知道,時究竟有相沒相?時有相啊!昨天、今天、明天,不是時相嗎?這三相是有為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假立。有為法無性,就是無為,那就是性空。
  我們認識清這一點,就知道了,中論不過把有為無為調和,不偏有為,不偏無
為。無為無性能隨緣,就是有為;隨緣必無性,有為就是無為。
  最後用物來說明。「因物故有時,離物何有時?物尚無所有,何況當有時。」這點大家會要從那兒會?三時就是生、住、滅,你才能想到它是物。生是物生,不從物生,怎麼能知道有時呢?住是物住,滅是物滅。物初有為「生」,已有為「住」,暫有還無為「滅」。所以他這裏講「因物故有時」,那物是有為法,你不作生住滅去會,想不到。
  還有一個說法,物是空間,時是時間。因空間而有時間,因時間而有空間,它是一個。空間是時間的存在性,時間是空間的相續性。
  這麼說起來,我們了解到一點,求佛法求無生,有沒有無生?脫離生死,生死可以不可以脫離?要會到,隨緣無性,生死當下即了生死。無性隨緣,生死不可斷,要是斷的話是斷滅。無生,離開生滅,另有無生,那是斷滅。生滅,離開無生,另外有生滅,那是常邊。
  大家留神!我們同用功夫,了生死這是關鍵!看誰用功,先達到這個地步,那你了生死大事了。所以了生死取涅槃,取涅槃不對,偏空;隨生死走,更不對,著有。你怎麼能不偏不著呢?大家注意到,謹慎三業。身口意三業不妄造,不妄受報,那就是了生死的真諦。

「因物故有時,離物何有時。」離開物,生、住、滅不可得,沒有生住滅,就沒有三時。「物尚無所有,何況當有時。」物怎麼無所有?誰知道?一切物因緣生無自性,無自性怎麼會有物?如果你執著沒有物,偏空。無性能隨緣,隨緣現物相,物相隨緣現,還歸無自性。                       
  我們說這個法,不過舌根上說這個法就是了。這個法要信、解、行、證。你要先信,可惜一般人不相信。進一步再解,信解以後立行,如果天天行就證。所以說萬般隨緣過,隨緣無性嘛!莫更造新殃,新的殃怎麼造呢?有四項:煩惱、業,業最粗。比如好講話,一講錯就是業。再往細的就是妄想,最細的是無明。
  大家修念佛,就這麼修,念佛為什麼?先消業。如果念了佛,又造業,那不對了!業消了,不造,再斷煩惱。業在身口七支,煩惱在意業。再進一步念佛除妄想,不起妄想。最後破無明,究竟了。
  今天時間到了。
  大家知道業有十種:貪、瞋、癡、惡口、妄語、綺語、兩舌、殺、盜、婬。這十種皆是假相,不是真實的。如果是真實的話,你滅不掉它;因為是假相,才能以念佛因緣滅它。                             


2016年3月24日 星期四

中觀簡述

中觀簡述(梵文:मध्यमिकाMadhyamaka):
一、前言:
大乘佛教術語,以觀察中道作為修行。其思想起源於《雜阿含經》,即八正道中的正見。龍樹著《中論》以此為理論核心,為中觀派的核心思想與修持方法。
二、概論:
中觀的漢語譯名,源自嘉祥吉藏,用以翻譯梵文:Madhyamaka,其舊譯為中道。梵文中,Madhyamaka,源自於形容詞madhya(中、中間)的最高級-ma,加上詞尾-ka,名詞化之後所形成的單字,意思是中道、最中,或至中。釋迦牟尼佛以中道來形容他傳授的教法,龍樹寫作的《中論》中,將中道歸納為遠離生滅、斷常、一異、來出等二邊,又稱八不中道。觀,又譯為毗婆舍那,為觀察、思維之意,以智慧觀察與抉擇,即是觀,般若經中,以智慧為觀察中道之依。嘉祥吉藏認為,以觀察中道,作為修證的方法,即是中觀,也就是八正道中的正見。
根源於《雜阿含經》與大乘佛教般若經傳統,龍樹撰寫《中論》來闡述中觀思想與修證,提出二十七觀,以此來評破外道與其他學派的理論。龍樹認為,以般若慧觀察一切法,了解一切法皆是因緣生,皆是假名,皆是空,了解一切法無自性,就能夠了解世俗諦,因此遠離顛倒戲論,得知正確真實的因緣法,證入勝義諦。由中觀,得致正見,得致涅槃。
龍樹寫作了一系列中觀書籍,如十二門論、迴諍論、大智度論等,其弟子提婆也寫作百論,完備了中觀思想,在大乘佛教中極受重視。藏傳佛教傳統上認為,所有討論中觀的書籍,如《入中論》等,都可以被稱為中觀論,但以龍樹所著《中論》為根本,稱其為《根本中觀論》。
後世許多學派繼承龍樹的想法,並加以開展。龍樹思想的主要繼承者為中觀派,以中觀立宗,以一切法自性空為主要見解。其他主要學派,如瑜伽行唯識學派與如來藏學派,也各自根據自身宗義解釋中觀。中觀學說因此形成大乘佛教重要的討論課題之一。
三、中觀學派:
中觀學派認為,龍樹在《中論》中,將《雜阿含經》的緣起、中道,《般若經》的假名、空性,融合貫通為一。在《大智度論》中,也多說此理。
緣起,在《雜阿含經》的定義為「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細說則分為十二緣起支。緣起甚深,難見。因有為法皆為因緣生,無常、無我、無相,因此為無自性空,無自性即是畢竟空,所以一切法的本體皆是空,為涅槃實相。
義淨認為,中觀意指,世間之事物,在世俗諦看來雖似為實有,於勝義諦觀察皆為空,其自性為虛幻。
四、中觀與般若:
《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由此可知般若是中觀的先決條件。若無般若慧又有何現量的中觀可言?《心經》與中觀皆是大乘法。
五、中觀與唯識:
佛教中瑜伽之意即是相應,窺基大師所著的《成唯識論述記》中有五種的瑜伽:與境、行、理、果、機相應。
六、中觀與如來藏:
大乘佛法的中道必依如來藏的體性與其所生的萬法和合而言的中道,亦即非僅不落兩邊也不離兩邊,龍樹菩薩的《中論》所言之中觀雖未言及如來藏、第八識等名,然實有法體第八識如來藏,唯不以如來藏而名爾。若以無本際的緣起性空故一切法空為主要見解,即是龍樹菩薩所要破斥的邪見。
五陰十八界、三界萬法皆緣起()緣滅、生住異滅、成住壞空,故必墮生滅、空有…等等之兩邊,唯有不住而能生五陰十八界的不生不滅的如來藏(或名本際、阿賴耶識、心、非心心、不念心、…)永不墮兩邊,俱諸中道性,故中觀的標的即如來藏。也唯如來藏方有中觀可說。故言中觀者必親證如來藏,因親證者即知如來藏之所在,並能現觀如來藏之諸中道性故。是故若未親證如來藏而言之中觀必是人云亦云、想像、思惟之知見、戲論爾,絕無親證如來藏諸中道性之內涵故。
 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三界萬法皆因八識心王而有。然唯第八識如來藏具: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之體性,故為萬法的本源。有生滅即非常住法,非萬法之本因。因此唯有函蓋無生滅的如來藏與有生滅的七轉識,如是具足八識心王的無生滅與生滅時,方有可觀中道的三界萬法,亦可現觀如來藏雙具可變異的識種與永無變異的心體,雙具不墮兩邊亦不離兩邊的中道性可觀。
 《大般涅槃經》觀十二因緣智凡有四種。下智觀者得聲聞菩提。中智觀者得緣覺菩提。上智觀者得菩薩菩提。上上智觀者得佛菩提。意即下智觀十二因緣各個皆無常、生、滅。不見真如佛性,得聲聞菩提。中智觀十二因緣法,因「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謂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將滅止生。不見真如佛性,得緣覺菩提。上智則探究、現觀、親證十二因緣的各個緣皆依有本因如來藏直接、間接而有;例如:因有如來藏才有無名、識、行、名色、…等等。入佛菩薩道,親證如來藏住七住位,十住位雖能眼見佛性,然沒有究竟,得菩薩菩提。上上智眼見佛性並究竟了了分明,故得佛菩提。聲聞、緣覺者雖有相應的菩提果可得。然因未親證第八識空性如來藏、無般若慧,故無相應的如來藏之中道性可觀。大乘七住位後的行者因已親證空性如來藏,不僅有相應的菩薩菩提果可得,並有如來藏的諸中道性可以現觀。例如:能現觀所謂的「萬法唯識」即是萬法皆由有變異七識心(的識種)與永無變異的第八識心體和合運作而有而顯,故第八識心非有變異非無變異,及第八識與萬法非一非異等等的中道可觀。
《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自性清淨心而有染污....。」意即第八識如來藏心體雖自性清淨,但卻含藏著無明、業種、與前七識染污的種子,致使眾生流轉生死、煩惱不斷。《心經》中的「不垢不淨」即是此意。証悟如來藏者,即能現觀其如來藏所藏種子的變異,而如來藏心體卻永不變異,即有非有變異非無變異的中道觀。也因如來藏心體俱有本來性、如如性、真實性、平等性、清淨性、涅槃性、能藏性、中道性、不可壞性…等等,故能執藏一切業種與識種。所以有種子生現行,現行熏種子的不斷運作,而能成就因果律,亦使大乘修行者的修行不會唐捐其功,修證一切種智,成就佛菩提果。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曼殊室利菩薩言:「我觀如來即真如相,無動無作、無所分別、無異分別,非即方所非離方所,非有非無非常非斷,非即三世非離三世,無生無滅無去無來,無染不染無二不二,心言路絕。」佛言:「汝能如是觀於如來,於一切法心無所取,亦無不取,非集非散。」
法界實相唯本際如來藏心不生亦不滅爾。《中觀論》開宗明義的「不生亦不滅」唯本際如來藏獨有,故真正的中觀皆應以如來藏作為修證與現觀的標的。龍樹菩薩的《中論》:「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稱之為八不中道。此八不中道皆是以如來藏為標的之中道也。親證本際如來藏的智慧名般若慧。法界實相唯如來藏俱如是之中道性。中觀觀行的標的即是無生的本際如來藏,捨此之外,別無一法是不生不滅的。
教外別傳的法門即是別教,教外別傳始於《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中 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眾皆默然,唯迦葉破顏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這是禪宗史上的第一則公案。達摩祖師東渡將此法門東傳,傳至六祖惠能,把世尊的「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發展為直指人心、當下徹悟,有別於研經習教的漸修,從而形成中土所謂的禪宗,禪宗的目標就是參究第八識如來藏,以心印心。親證第八識如來藏心即是開悟明心。禪宗公案裡的本地風光、本來面目、祖師西來意、如何是佛、…指的就是如來藏心。禪宗因親證如來藏,能使悟後的意識心生起實相智慧亦名般若智慧,讓開悟明心者能現前領受如來藏的性用,例如:中道性、本來性、自在性、清淨性、涅槃性、真實性、如如性、平等性、不可壞性、無我性...等等。依如來藏的中道性,而發起對實相法以及以如來藏為本而生萬法之中道觀行。證悟者親自領受及現觀自心第八識如來藏之中道性,而所生起之智慧稱為中道智慧,唯大乘別教獨有不共二乘。

參考來源:
1. 雜阿含經、龍樹菩薩大智度論、中論、印順《中觀今論》等

2. 維基百科、

2016年3月20日 星期日

吃素的意義(聖嚴法師-大法鼓)


好聽的「聆聽來自恆河的聲音」 - 黃杏怡【真善美的旋律】◎回味無窮


天籟美聲_齊豫_佛子行37誦(觸動深處的誦讚)



佛子行三十七頌

此生幸得暇滿船,自他須度生死海,故於晝夜不懈怠,聞思修是佛子行。
貪愛親眷如水盪,瞋憎怨敵似火燃,痴昧取捨猶黑暗,離家鄉是佛子行。
捨離惡境惑漸減,棄除散亂善自增,自心清淨起正見,依靜處是佛子行。
長伴親友須別離,勤聚之財必捐棄,識客終離客捨身,舍世執戀佛子行。
伴隨惡友三毒盛,聞思修德漸壞少,慈悲喜捨令退失,遠離惡友佛子行。
依善知識罪漸消,功德增如上弦月,珍視智慧聖導師,重於自身佛子行。

自身仍陷輪回獄,世間神祇能護誰?應依殊勝無虛者,皈依三寶佛子行。
諸極難忍惡趣苦,世尊說為惡業果,縱須捨命為代價,亦不造罪佛子行。
三界樂如草頭露,均屬剎那壞滅法,不變無上解脫道,奮起希求佛子行。
無始劫來慈憫恩,諸母若苦我何樂?為度無邊有情故,發菩提心佛子行。
諸苦源於貪己樂,諸佛生於利他心,故於自樂與他苦,如實修換佛子行。
縱他因貪親盜取,或令旁人奪我財,猶將身財三時善,迴向於彼佛子行。

我雖無有何罪過,竟有人欲斷吾頭,然以悲心於諸罪,自身代受佛子行。
縱人百般中傷我,醜聞謠傳遍三千,吾猶深懷悲憫心,讚嘆他德佛子行。
若人於眾集會中,揭我隱私出惡言,猶視彼如善導師,恭敬緻禮佛子行。
護養於他若己子,其反視我如仇敵,仍似慈母憐病兒,倍加悲憫佛子行。
其若等同或低劣,心懷傲慢侮蔑我,吾亦敬彼如上師,恆常頂戴佛子行。
縱因貧困受輕賤,复遭重病及魔障,眾生罪苦己代受,無怯儒心佛子行。

雖富盛名眾人敬,財寶等齊多聞天,猶觀榮華無實義,離驕慢心佛子行。
若未降除內瞋敵,外敵雖伏旋增盛,故應速以慈悲軍,降伏自心佛子行。
三界欲樂如鹽水,渴求轉增無饜足,於諸能生貪著物,即刻捨離佛子行。
諸援所顯唯自心,性體本離戲論邊,不著能取所取相,心不作意佛子行。
遭逢欣喜悅意境,應觀猶如夏時虹,外像美麗內無實,捨離貪執佛子行。
諸苦猶如夢子死,妄執實有極憂惱,故於違緣逆境時,當觀虛妄佛子行。

為求菩提身尚舍,身外物自不待言,布施不盼異熟果,不求回報佛子行。
無戒自利尚不成,欲求利他豈可能?故於世樂不希求,勤護戒律佛子行。
欲積福善諸佛子,應觀怨家如寶藏,於眾生舍瞋惡心,修習寬忍佛子行。
見求自利二乘士,勤修行如救頭燃,利眾生為善德源,歡喜精進佛子行。
甚深禪定生慧觀,摧盡業障煩惱魔,知已應離四無色,修習靜慮佛子行。
五度若無智慧導,菩提正覺難圓成,認知三輪實體空,智巧合一佛子行。

若不省察己過錯,披佛外衣行非法,故當恆常行觀照,斷除己過佛子行。
我因煩惱道他過,減損功德徒退轉,故於菩薩諸缺失,切莫議論佛子行。
因求利敬起爭執,聞思修業漸退轉,故於親友施主家,捨棄貪戀佛子行。
粗言惡語惱人心,复傷佛子諸行儀,令人不悅之惡口,捨棄莫說佛子行。

煩惱串習難對治,覺智之士正念持,貪瞋痴心初萌起,即時摧滅佛子行。
無論何時行何事,應觀自心之相狀,恆係正念與正知,成辦利他佛子行。

由此精勤所修善,為除無邊眾生苦,咸以三輪清淨慧,迴向菩提佛子行。

Buddhist Music - 清淨法身佛


居士也喜歡禪:直指人心,但遍尋不到一心,剎那生滅無常,何時是心?
居士也歡喜淨:破妄顯真,但遍尋內明淨妙,淨心實不可得,何時是淨?

內明淨妙、濁水澄淨,以淨覺心取靜為行,不受諸塵之染汙,惟出離心金剛堅定,方可得三三昧,居士忘塵而嘆遠不及爾。

觀音心咒(六字大明咒) - 伊藤佳代 唱頌


發佈日期:2016年2月25日
❤♫ 觀音心咒/演唱:伊藤佳代 ( 日本文學歌者)
❤♫ 音樂提供:原動力文化www.pbc.com.tw

李佳寧《彌陀天堂》

慈悲心 李佳寧




佛教歌曲:空空歌


天也空,地也空,人生,人生渺渺在其中;
日也空,月也空,東昇,東昇西墜為誰功?
金也空,銀也空,死後何曾在手中?
妻也空,子也空,黃泉路上不相逢;
權也空,名也空,轉眼黃郊土一封;
酒也空,氣也空,世間浮華,世間浮華,世間浮華一陣風

2016年3月19日 星期六

中論:觀法品第十八 – 三四頌

中論:觀法品第十八 三四頌
民國八十三年十月三十日 釋惠敏序於西蓮淨苑
 -- 文居士禮敬拜讀

三、得無我智者,是則名實觀,得無我智者,是人為希有。
四、內外我我所,盡滅無有故,諸受即為滅,受滅則身滅。

得無我智者,是則名實觀:
得無我智的人,叫作真實觀。真實觀是什麼呢?就是實相觀。一切法都不真實,唯有實相真實,才叫真實觀。實相是什麼呢?實相無相,就是隨緣無性;實相無不相,就是無性隨緣。這就是真如隨緣成萬法,萬法無性是真如,那就是實相觀。

得無我智者,是人為希有:
這是讚佛。希有,什麼最希有?我問你們,什麼是希有?希有是佛,希有世尊!得無我智者,就可以成佛,佛是實相嘛!親證實相叫成佛。

內外我我所,盡滅無有故:
內是我,這個我有兩個說法,一個說法就是心,一個說法就是識。既然這麼說,我問大家,你說無我,心是不是我?識是不是我?誰能回答?有沒有知道的?我告訴大家,心、識都不是我。因為心、識是依他起,無自性。無自性,所以無我。
  內是心識,外是六塵。一般人認為唯識宗說有法,不是!它說,識是依他起,是無自性的。內是我,外是我所。要是演說淺顯一點的就是根塵識都沒有我。
  內外無我我所,盡滅無有故,都沒有。

諸受即為滅,受滅則身滅:
因為內我是受者,外面的我所是所受,都滅了,當然沒有受,所以諸受即為滅。
  受有六種,那六種?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鼻嗅香,在舌嚐味,在身覺觸,在意知法。這六種,都沒有。眼能見,不在眼,不在塵,不在識。如果在眼,不必和塵識和合。假使在塵,應該塵見,也不必和眼根和合,和眼識和合。識,假使沒有和合,那有識?
  有人說,經上明明說:緣根塵生於識嘛!這個是方便說,不是了義說。大家沒想一想,諸法若生,就是無常。諸法要是無常,定非實有。
  細細地說起來,見、聽、聞、嚐、覺、念,都是如幻如化的。你也不能偏於它沒有,它有是因緣有,因緣有稱為妙有。這種有法不可思議,所以稱為妙。妙有就是因緣空,因緣空稱為真空。
  我講的是不是深了?你們都能聽懂嗎?有沒有聽不懂的?六受也就是六觸身,所以他說「受滅則身滅」嘛!此地所說的身也有六種,就是六根。

文殊咒-伊藤佳代


2016年3月18日 星期五

《祈求》喬安舞

有一個人- 極樂音樂工作室

八聖吉祥頌 作曲-編曲-許俊華 演唱-李佳寧

八聖吉祥頌  作曲-編曲-許俊華 演唱-李佳寧
現有自性清淨任運成,安住十方吉祥剎土中,
諸佛正法僧伽聖者眾,頂禮一切願我等吉祥。
燈王佛賢勇義成就佛,慈嚴德佛善名勝德佛,
一切義持廣大名稱佛,如須彌山聖力名德佛。
垂念一切眾生名德佛,威力吉祥名稱遂願佛,
僅聞聖名增德增吉祥,吉祥八大善逝敬頂禮。
文殊童子具德金剛手,聖觀自在怙主慈氏尊,
地藏菩薩並與除蓋障,聖尊普賢菩薩虛空藏。
青蓮金剛白蓮那伽樹,如意摩尼寶劍日月輪,
持善標幟吉祥殊勝德,八大菩薩勇士敬頂禮。
殊勝寶傘吉祥黃金魚,如意寶瓶悅意妙蓮花,
悅音海螺圓滿吉祥結,不朽勝幢自在金輪寶。
殊勝標幟八勝吉祥寶,供養十方三世一切佛,
僅念嬉女聖眾即增祥,八大吉祥天女敬頂禮。
大梵大自在天遍入天,千目帝釋與持國天王,
增長天王龍王廣目天,多聞天王各持天寶物。
輪三叉戟短槍金剛杵,琵琶寶劍寶塔勝寶幢,
三界增上善妙與吉祥,世間八大護法敬頂禮。
我等如今所作諸事業,一切障難惱害悉消泯,
順緣增長所願如意成,祈願吉祥如意悉圓滿。

2016年3月14日 星期一

觀因緣品第一 : 一、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

中論簡解:
觀因緣品第一

l 八不所示,諸法實相:
一、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
Ø 「不生不滅」:世間一切法的真相,非如世人所見的生生滅滅,而是的不生不滅寂靜相。
Ø 「不常不斷」:世間一切法的真相,非如世人所見的恆常或斷滅,而是不常不斷的相續相。
Ø 「不一不異」:世間一切法的真相,非如世人所見的一相或異相,而是「不一不異」的和合相;
Ø 「不來不出」:世間一切法的真相, 非如世人所見的有來處,有出處,而是「不來不出」的不動相。

【生滅】
依因緣和合而有,叫做生;依因緣分散而無,叫做滅。有生有滅,是有為法,不生不滅,是無為法。根據佛教的中道思想來說,一切有為法的生滅,都是假生假滅,不是實生實滅,若是實生實滅,便是無生無滅。。
【生滅二觀】
一、生觀:觀緣無無明生行,緣行生識,乃至緣生生老死,次第生起之相。是為流轉門。
二、滅觀:觀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次第滅壞之相。是為還滅門。
【生滅去來】
有生有滅有去有來。視一切法有生滅去來,是小乘的妄見,若依中道的正見來說,則生滅去來本是如來藏,因為一切法本是不生不滅不去不來。

參考來源:
1.福嚴推廣教育班第29《中觀論頌講記》〈觀因緣品第一〉
厚觀院長講義。
2.佛學常見辭匯

** 待續:
二、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我稽首禮佛,諸說中第一。


2016年3月6日 星期日

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 ~ 六、大乘三系的商榷


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
妙雲集下編之七『無諍之辯』
六、大乘三系的商榷

一 論前泛說
  閩院學長默如法師,對我所說的大乘三系,作一番善意的發問。我只是初心 初學,所說的那裡會處處恰當。默師發心來研求商榷,這對於建立大乘三系的意 趣,會因此而更明顯,更正確。論佛法,論友誼,都應該鄭重地道謝。

  虛大師立大乘三宗,我又別稱為三系(三論)。內容大體是相同的(不過大師著重中國宗派,我著重印度經論),為什麼要另外建立?關於這,我認為有三 點是先要注意的。

一、大乘三系,都是無限的深廣。著重某一角度而說,立名即會有不同。論說:「名義互為客」,一義可能有多名,何況義海汪洋的大乘三學?
二、大乘是無限的深廣,用三五字來表示他,每每不免有例外。如勝利前夕, [P126] 我發表「法相是否必宗唯識」。從全體佛教去看,有的從法相而歸宗唯識,也有不歸宗唯識的。虛大師評語,也沒有否認此一事實。這雖有例外,但大師著重於 大乘,所以「法相唯識」的名義,依然有他的價值。
三、大乘三系,都是從大處著眼,從某一角度的特義而立名。所以首先要研尋安立三名的意趣,而不可拘於 名字的推敲。但求闡義有獨到處,立名不太濫,就有參考的價值。名言本是世間 法,雖說「約定俗成」,其實是從來就不能免於歧義的。

二 成立三系的根本意趣
  大乘三系,即性空唯名論,虛妄唯識論,真常唯心論,創說於民國三十年。我說此三論的意趣,默師(發隱部分)是有所見的,但還不親切,不詳盡。我的意趣是:凡是圓滿的大乘宗派,必有圓滿的安立。一、由於惑業而生死流轉,到底依於什麼而有流轉的可能。二、由於修證而得大菩提,到底依於什麼而有修證的可能。這二者,有著相關性,不能病在這裡,藥在那邊(念佛、持律、習佛, [P127] 都是大乘所共的行門。著重某一行持,在印度是不成宗派的)。著重這一意義去 研求時,發見大乘經論宗派的不同說明,有著所宗所依的核心不同。如把握這一 基本法則,核心的根本事實,那對於大乘三宗的理解,便能以簡馭繁,綱舉目張 。我於大乘三系的分別,重心在此。

三 怎樣來分別三系
  現在,先申明大乘三系的意趣,也就答覆了默法師「分別三系以發問者」一 段。

  一、性空唯名論:依『般若』等經,龍樹、提婆、清辨、月稱等論而安立。 依這一系說,一切法無自性空,為最根本而最心要的。離卻性空,生滅無常,不外是斷見。真常,更是神我的別名。惟有從性空中,貫徹常與無常,才能契三法印即一法印,安立佛法,開顯佛法的深奧。

  性空,「非作用空無之義」。依中觀者說,現證法空性,雖都無所取(與唯 [P128] 識者根本智證大同),而實不破壞一切。所以「畢竟空中不礙生死」,「不壞假 名而說實相」。這點,不曾為問者所注意,所以說:「性空則一法不立矣」。「 性空,而又何所謂唯名耶」。不知道,性空不但不破壞一切法,反而一切法由性空而能成立。龍樹說:「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若無空義者,一切則不成」 。「若誰有此空,彼有一切義。若誰無空性,彼一切非有」。性空不是什麼都沒有,反而能善巧安立一切,此為中觀學者唯一的特義。

  因為無自性,所以從緣而起;如有自性,即不成緣起,這是中觀者所常說的。緣起是沒有自性(空)的緣起,也就是假名的緣起。因眾生無始以來,無明所蔽,不達緣起的假名即空,執著自性有,自相有,便是生死根本。所以說:「諸法無所有,如是有,如是無所有,愚夫不知,名為無明」。如依緣起假名而達無自性空,即得解脫。所以說:「離三解脫門,無道無果」。提婆稱此為:「無二寂靜門」 。

  生死流轉的惑業苦事,生死還滅的涅槃如來事,如執有自性,即是什麼也不 [P129] 能成立的,如『中論』等廣破。反之,「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三寶、四諦,世出世法,一切都能善巧安立,決非破壞因果染淨(不空論者,是誤以為是 破壞的)。由於性空而有修有證,如說:「以一切法不可得故,乘是摩訶衍,出三界,至薩婆若」。

  性空是不礙緣起的,緣起的即但是假名,這又是中觀的特義。唯識者析別為假名有的(遍計所執性),自相有的(依他起性)二類。中觀者的世俗安立,雖有正倒二類,但都是假名有(即是無自性的)。如說:「云何不壞假名而說諸法相?……如佛所說,諸法但假名」。所以,「以世間名字故有知有得(證),世間名字故有須陀洹乃至阿羅漢、辟支佛、諸佛,第一實義中無知無得,無須陀洹乃至無佛。……六道別異,亦世間名字故有,非以第一義。……第一實義中,無業無報,無生無滅,無染無淨」。世間名字故有,是說:染淨因果,凡聖迷悟, 這一切,惟有世俗名言識(通後得智)所得的假名;如以正理觀察而求自性有,自相有法(勝義有),即都不可得。如以為非假名有,經過智慧的抉擇,完全不 [P130] 能成立。經說「唯名,唯表,唯假施設」。假名,梵語本為假施設義。不由自性自相而有,依於因緣觀待,現為如幻如化的假有。假名有,並非說實有此名,是說;「如是一切,但以名字故說。是諸名字,亦不生不滅,非內非外非中間住」。問者疑為「唯名之執實說」,出於誤會。此絕無自性的但有假名,在世諦中法相條然,所以「名假施設(名句),受假施設(如人如柱),法假施設(如十八界),應當學」。

  其他學派,除假名有外,別有自相有或自性有的,才依以成立一切。唯有中觀者,在法法性空的基點,宣說一切但有假名,所以以「唯名」來表示他。至於即空即假的空有無礙,都是依此而成立,而通達。

  二、虛妄唯識論:唯識,大家都同意,不消多說。這是彌勒、無著、世親以來的大流。何以立名為虛妄?這並非抹煞法相唯識,而是從另一角度來說。也不是遵從安慧及『中邊論』意,而是唯識學的通義。

  唯識學,於三性中,著重依他起性,說依他起是實有唯事。依他是自相有, [P131] 不是假名有;假名有是無自性的,空的──遍計所執性,這不是因果法,不能安立世出世間因果。依他起性是有為生滅(無常)的,不是無為真常法;圓成實是空性,是不生滅的無為性,平等性,不能依此而立染淨因果。所以,惟有有為生滅的依他起性,才有成立染淨因果可能。這是不可不有的,沒有就一切都不成立 。如說:「彼於虛假處所實有唯事(依他),撥為非有。……彼於真實及以虛假 ,二種俱謗」。「若無依他起,圓成實亦無;一切種若無,恆時無染淨」。

  依他起性是染淨依,在宗歸唯識時,依他起即虛妄分別的心心所法。依此說 三性,即「虛妄分別有,於此二都無;此中唯有空,於彼亦有此」;也即是「境故,分別故,為二空故說」。依他起有,等於說內識是有;遍計性空,等於說外境是無。唯識無境與三性有空,是這樣的一致。

  心心所法中,阿賴耶識是根本依,所知依,這是種現熏生,心境緣起,隨染轉淨的樞紐。而阿賴耶識是有漏有為生滅的妄識(不一定是妄執);玄奘所傳的護法唯識,也確切如此。有有漏的雜染(虛妄),才能說到無漏的清淨。引生無 [P132] 漏清淨現行的種子,不論是本有、新熏,雖不是賴耶自性所攝,也還是依附阿賴耶識而轉。著重虛妄的依他起性──識而成立一切,豈非是唯識宗的通義!

  我不是不知道,識通於不虛妄,依他通於清淨,但總是依虛妄分別識為本, 安立染淨因果,依此而明唯識。如「無始時來界」頌,本可作如來藏釋,但奘譯的『攝大乘論釋』,『成唯識論』,還著重於虛妄雜染的識種。

  三、真常唯心論:這是依宣說如來藏,如來界,常住真心,大般涅槃等一分大乘經而立;攝得『起信論』。這是把握真常為法本的,與性空唯名論不同:「空者,即是遍計所執性」(與唯識學同),這是不可依據而成立染淨因果的。又與虛妄唯識論不同:生滅無常,不能成立染淨因果。因為,「譬如破瓶不作瓶事,譬如焦芽不作芽事。如是若陰界入,已滅今滅當滅,自心妄想見,無因故」。明白的說:如真的剎那滅了,染淨縛脫就都不能成立。所以,「七識,不流轉,不受苦樂,非涅槃因」。為什麼不是?只因為「其餘諸識,有生有滅,意意識等 ,念念有七」。有生有滅,七識所以不成流轉涅槃的因依,難道阿賴耶識有生有 [P133] 滅,就可以成立嗎?當然不會的。這非真常不可,惟有「離無常過」的如來藏,真常清淨,才有可能。所以說:「如來藏是依,是持,是建立。依如來藏故有生死,依如來藏證得涅槃」。如來藏是真常本淨的,但無始以來,為「若離若脫若異一切煩惱藏」所覆(或說「陰界入所覆」,「貪瞋癡所污」等)。這是說,有與如來藏不相合的有為雜染熏習,無始來依如來藏而現有雜染生死。所以如來藏 「離有為相」,而「變現諸趣,猶如伎兒」。『楞伽經』總是說「如來藏藏識」 ,不但說藏識,與唯識學不同,應從此去理解。此真常的如來藏,有「過於恆沙 不離不脫不異不思議佛法」。『楞伽經』也說:「有漏習氣剎那,無漏習氣非剎那」。如來藏性具無漏非剎那的功德,為無漏功德因,所以是涅槃依。成佛,也只是如來藏出纏,無漏淨能的圓滿顯發而已。

  真常論,也可能不唯心。但真常大乘一致的傾向,是「自性清淨心」,「常住真心」,「如來藏心」,「如來藏藏識」等。本淨真性,總持於心性;以此真 常心為依而有生死、涅槃事,為流轉、還滅的主體,所以稱之為真常唯心論。 [P134]

  問者說:「此心指聖者言,指凡夫言,抑指聖凡二者言」。我的解答是:這是在凡不減,在聖不增,無分於聖凡的真常心體。也許唯識學者不以為然,而真常唯心論者,卻確以為如此。真常唯心論如此說,唯識與性空者不如此說,這當然可「以之而判教系」。

  所說『起信論』的意義,默師多有新意。這無關於三系的名義,所以我不加 論列。

四 通釋諸問
  安立三系的意趣與名義,上面已大略說到,一切疑問都可以銷釋了。為了詳盡一些,再解答如下:

  默師總括三系以發問一段,有三問。一、佛法不應該說「唯什麼」,這確是我說過的。佛法的究竟了義,決不是「唯什麼」的。然而佛法的方便說,卻也唯這唯那。經中有此說,學者有此說,我依此而判教系,也就不能不說唯這唯那了 [P135] 。哲學者的「唯」,儘管說得玄妙,心,物,生等,都不外乎具體事物的昇華,作為萬化的本源。然而佛法說:一切皆是因緣所生法,或者說一切唯是假施設,這就不同於哲學。凡有,一定是因緣生,一定是假名有,而此假名的緣起法,決 非唯心、唯物的萬化根源可比。

  二、三系的安立,與唯識法相可否分宗無關。
  三、名義與關係,上面已經說到。
  比對三宗以發問一段:我的三系說,與大師的三宗,約義不同,所以不必比 較。不過,當然虛大師說的很好!

  一、性空唯名論,並非「法遣而名存」。問者認為「不攝不共般若」,什麼 是不共般若?龍樹的不共般若,天臺等說,即是別、圓二教。換句話說,是詮表 但中與圓中的,這屬於後二系。我覺得,法性空慧,也是不攝不共般若的,默法 師以為如何?

  二、我不宗古師,也不說沒有淨分依他。 [P136]
  三、在此心是凡是聖上說,已如前說。其實,如這麼說,也許早就不是第三 系了。

  默師巧申問難,巧為會通。我想,對於默師,原是不需要解說的。默師說:「然不知者,如以上文難詞而詰之,則仍須遣釋矣」。默師為不知者著想,我也 就不免為不知者解說一番。明眼人前,實在不值得一讀。 [P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