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本站

2018年11月2日 星期五

八識規矩頌06


八識規矩頌06--八識心王 二、第六識
第六識名意識,這是我人心理活動的綜合中心,我人的思考、判斷、記憶、決定,以至於喜怒哀樂的情緒用,全是第六識的功能。
前五識各有其根,第六識也是依根而生起。前五識是依於清淨四大組成的淨色根,是色法之根;
第六識依於第七末那識,是心法之根。
前五識緣色、聲、香、味、觸五境,緣的是色法;
第六識緣法境,是心法。前五識只能了別自己界限以內的東西,
第六識則是前五識任何一識發生作用,第六識即與之同時俱起,以發生其瞭解分別的作用。
意識與前五識比較,它有下列幾種特點:
一、意識緣慮法境,它能瞭解分別一切外境。
二、意識能了別一切色法 (物質現象) 的自相與共相。即此物單獨的形相,及與他物比較的差別相。
三、意識不僅了別現下之事之理,且能了別過去、未來之事之理。
四、意識不僅是剎那了別,還能相繼不斷的了別。
五、意識「思心所」 的造作,能造成業果。
意識有「五俱意識」 與「獨頭意識」的分別,五俱意識是:
一、意識與眼識同起,發生其了別作用時,稱為眼俱意識。
二、意識與耳識同起,發生其了別作用時,稱為耳俱意識。
三、意識與鼻識同起,發生其了別作用時,稱為鼻俱意識。
四、意識與舌識同起,發生其了別作用時,稱為舌俱意識。
五、意識與身識同起,發生其了別作用時,稱為身俱意識。
五俱意識,並不是同時五俱,而是或一俱、或二俱、或三俱、或五俱,視緣而定。
前六識緣外境,有四種原因。 <瑜伽師地論> 稱:「六識緣境,有四因故,能令作意警覺趣境。」這四因是:
一、欲力:欲是希望,如果心識對外境,生起愛著,就對外境生起作意 (注意) 力。
二、念力:念是記憶,如對外境「似曾相識」,生起記憶,就對此境生起注意。
三、境界力:心識所緣的境界,極為特殊,就對此外境生起注意。
四、數習力: 就是習慣性,如穿越馬路,習慣上要注意有沒有車輛。

再者,五俱意識緣外境時,要經過五段程式,才能充分發生其了別作用。這五段程式,又稱為「五心」。五心是:
一、率爾心:這是前五識根境相對生識,剎那間的了別。
二、尋求心:這是五俱意識於前五識剎那了別之後,生起尋求之念,以了別外境。
三、決定心:五俱意識尋到了目標,決定去了別。
四、染淨心:五俱意識了別外境後,所生起的善惡染淨之心。
五、等流心:這是因五俱意識的善惡染淨,相續流轉,而成就善惡之業。
獨頭意識,是不與前五識俱起,單獨生起的意識。獨頭意識緣慮的只是法境。獨頭意識又分為四種:
一、夢中獨頭意識:這是在睡覺的時候,緣夢中境界生起的意識。夢境在三量中是非量,所以我們不必為夢境所困惑。
二、定中獨頭意識:這是在禪定時,緣定中境界生起的意識。定中意識,唯是現量。
三、散位獨頭意識:這是既不在夢中,也不在定中,也不與前五識同緣外境,而是平常情形下,散亂心起,在意念遊走中,上下古今,恩怨情仇,胡思亂想個不停。這在佛教中叫做「打妄想」 。這多是比量或非量。
四、狂亂獨頭意識:人在顛狂——神經錯亂的時候,常常自言自語,甚至於比手劃腳,以加強語勢。我們看他語無倫次,事實上他有他意識所緣的境界。這種境界,也是非量。

1 則留言:

  1. https://wingishis.blogspot.com/2018/11/06.html
    八識心王 – 二、第六識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