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本站

2016年6月20日 星期一

入中論講記 -- 前言

入中論講記 月稱論師造論 法尊法師譯講
前言:
教乘所攝
欲釋論文,先明本論教乘所攝。釋尊證覺,初對小乘初機,轉四諦法輪;次對大乘上根菩薩,說「般若」轉無相法輪;次對一類較鈍之機,說「解深密」等經轉善辯法輪。此論於三轉法輪中,是第二轉無相法輪所攝。佛滅度後,佛法之弘揚,初期為阿難、迦葉、優波離結集小乘三藏;次馬鳴、龍樹、提婆弘大乘般若之教,多說空義;次無著菩薩,弘揚唯識近於有宗。在佛法流傳之三期中,此論是第二期龍樹之教所攝。又印度當時佛法之部別,略分為四:一、薩婆多部,依「俱舍」、「婆沙」,稱為有宗。二、較有宗稍進步之經部。此二部屬小乘。於大乘中,亦分為二:一為唯識宗,說離識之外境無,內心實有,立三性三無性,謂遍計無自性,依他、圓成有自性。二為空宗,亦曰中觀宗,說一切法皆無自性。此論於四部中,是最後中觀宗所攝。學龍樹教之弟子,見解又稍有出入。龍樹第一大弟子提婆,後人尊之同於龍樹,其見與龍樹無異。次佛護論師出,廣釋龍樹密意。又其後有清辨論師,著「掌珍論」、「般若燈論」,評佛護之失,中觀遂成二派。再後月稱論師出,復評清辨之失,而申佛護之論。於此二派之外,復有靜命論師,調和中觀、唯識,而取折衷之見,謂世俗諦無外境有內心,勝義諦內心亦無自性。月稱論師一派稱為「應成派」,餘二派合稱「自續派」;清辨稱「順經部行」,靜命稱「順瑜伽行」。本論於中觀三派中,為「應成派」之要籍。
造論人介紹
本論作者月稱(約公元600——約650)論師,為印度那爛陀寺堪布。當時弘中觀正見,諸部諍難蜂起,皆為師所折服,其智慧辯才,固不待言矣。有難師者云:若諸法緣生如幻,無實體而有作用;寺壁所畫母牛,應能出乳。師應時令壁畫母牛,有乳流出,難者折服,其證悟法性之力又如此。其造斯論,由大悲心,為利眾生,遠離我慢,抉擇「中論」,發揚龍樹正見。復造有「六十正理論注」等。
傳稱宗喀巴大師,初於龍樹中觀之見,未盡通達,欲往印度求之,乃往洛卡,就虛空幢大師決行止。虛空幢大師乃修金剛手菩薩成就者。金剛手菩薩謂宗喀巴大師言,若往印度,能作大菩提寺堪布,但諸弟子,皆加行位菩薩,不堪印度酷熱恐多死亡,殊為可惜。若在藏地,自可尋得中觀正見。以月稱論師,乃上方世界補處菩薩,發願來此世界,弘揚中觀正見,必來攝受云云。宗喀巴大師依此修習,即於洛卡證得中觀正見。故月稱論師為黃教所宗。此外薩迦、嘎舉等派,亦莫不各自認為月稱見,在藏地言之,可謂定於一尊矣。內地中觀著述,於月稱、佛護注疏,均尚無譯本。雖有青目「中論注」,其文甚略;「般若燈論」,尤艱澀難入。其基本之著作「中論」二十七品,抉擇二無我,文字或甚簡,或甚繁。以簡故,簡別之語,時有省略,易令後人誤解,墮於斷滅之空;以繁故,有時反不易得其真義。月稱論師,作「顯句論」隨文注釋「中論」,有詳細抉擇。復造斯論,攝「中觀論」修行次第,為入於「中論」之門徑。茲論初經譯出,全文甚廣,今但就頌文略釋大要而已。
本論之組織
「入中論」之組織,依於「華嚴經.十地品」。龍樹菩薩著有「十住毗婆沙論」以釋經,此土所譯,只有前二地之文。空宗著述,多釋般若深見,釋般若廣行甚少。龍樹菩薩所造,只有「集經論」、「法界讚」、「寶鬘論」,指示修行次第,不但談空。本論於空宗正見,及修行次第,甚深廣大二種教門,均有解釋。自初地乃至佛地,依次排列。每一地中,敘菩薩修行成就之功德已,復配以初發心修行法,指學者以修行次第。二空之理,則在般若度中廣釋。云何學「中論」?學般若者,應具清淨信心,則雖聞四句一偈,亦有無量功德,故應先培信心。生信之法,常觀三界輪迴流轉不息,無纖毫之樂可以貪著。次觀眾生,若知求出離,發菩提心、修菩薩行,無上佛果亦終有成就之一日。若醉生夢死,作生死業,則一期報盡,隨業受生,或往人天,或墮惡趣,自無主宰。應及此未至臨命終時,自有智慧、能力、自在,將此生死大事,作一解決。勿待臨時,手忙足亂,一墮三塗,欲求正法,不可得矣。次當思惟有暇圓滿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五濁惡世聞大乘法,尤為希有。「般若經」云:學般若者,從生至生,受用無盡。生生得生有大般若之處,得遇善知識為說般若法門,具足一切學般若之增上緣,自然喜近善士,樂聞正法,樂修菩薩行。故今聞此法者應生希有心,常觀三業是否順因果、如佛法,修五戒十善,則不失人天福報,至少獲得臨命終時,無有憂悔。更上者,以此功德,回向往生極樂、兜率,則為淨土勝因。再上者,生生常值佛法,為大菩薩之所攝受,最後必蒙佛授記,成佛度生。最上者,若有大福德一切圓滿,依金剛乘,即身成佛,是又殊勝中之殊勝者矣。然末世福德圓滿之根器難得,則以出離心菩提心,如法修行甚深慧廣大行,生生常為大菩薩所攝受,乃至究竟成佛,是聽「入中論」者應有之宗趣也。若以如是心學「中論」,則宗喀巴大師、月稱論師之功德,亦許後人修成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