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識規矩頌講記--參自于凌波居士 講述
三、七八識
第六識是心理活動的綜合中心,我們的見聞覺知,思想判斷,全以第六識為主,第七、八識是屬於潛意識的範圍。但第七識是意識之根,第八識是宇宙萬法的本源,無疑義的,第六識的活動,一定受到第七、八識的影響。於此我們來探討第七、八識的行相業用。
第七識名末那識,末那二字,是梵語的音譯,義譯曰意,但恐與第六識混淆,故保留末那原名。第七識唯一的作用,就是「恒審思量」,思量些什麼呢,它誤認為第八識是恒、是一、是遍、是主宰的「自我」。它恒常的審慮思量,執著自我。因此,它是一個自我中心,也是一個自私自利的中心。
說到思量二字,八個識都有思量的作用。但前五識時常間斷,也沒有審慮作用,所以是「非恒非審」的思量。第六識有審慮的作用,但也有時間斷 (如五位無心) ,所以是審而非恒的思量。第八識是「恒轉] (恒轉如瀑流) ,但它並不審慮,所以是恒而非恒的思量。唯有第七識,它恒時審慮思量,執著自我,維護自我,這就是我人何以時時以自我為中心,起惑造業,損人利己的原因了。
最後說到第八識,第八識又名阿賴耶識,這也是梵語的音譯,此在天竺義為「無沒]在我國譯為藏識。稱為無沒者,是說此識含藏萬法種子,不令失壞; 亦因它歷經生死流轉,永不壞滅。譯為藏識者,藏是儲藏意思,有能藏、所藏、執藏三種意義。能藏,是指它能儲藏萬法種子 (種子,見第二講第二節。) 生起宇宙萬法。這時,第八識是能藏,種子是所藏。在種子起現行 (發生作用) 的時候,受到前七識雜染法的薰習,現行種子受薰成為新種子,仍藏於第八識中。這時新種子稱為能藏,第八識稱為所藏。至於執藏二字,又稱「我愛執藏」,這是因為第七識誤認第八識為自我,對於自我妄生貪愛,執著不捨,這稱為「我愛執」。這時第七識是能執,第八識是所執。
第八識有許多異名,錄出幾個,顧名思義,就可知道它的作用:
一、種子識:此識含藏萬法種子,能生起萬法,故稱種子識。
二、本識:此識是萬法的根本,故稱本識。
三、宅識:是藏識的別義,謂此識是種子的房宅。
四、第一識:八識順序,由本向末數,此稱第一識。
五、現識:言萬法由本識現起,故稱現識。
六、異熟識:此識是前生業力的異熟果報體,故名異熟識。
七、轉識:轉有漏的第八識為無漏的大圓鏡智,故稱轉識。
八、神識:佛法中本無「神我」之說,而此識含藏萬法種子,功能殊勝,故稱神識。
九、阿陀那識:阿陀那梵語,是執持之義,此識能攝持根身不壞,種子不失,故名。
十、無垢識:此識以修持力,轉染成淨,轉識成智,稱無垢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