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本站

2016年2月28日 星期日

文殊菩薩事略介紹



 
文殊菩薩事略介紹     作者:法修
文殊師利,略稱文殊。新譯「曼殊室利」。漢譯為妙德,義為萬德圓明,皆徹性原。又譯妙吉祥,因他出生時,家裏出現十大吉祥瑞兆:
1.天降甘露。2.地湧七珍。3.倉變金粟。4.庭生蓮花。5.光明滿堂。6.雞生鳳子。7.馬產祥麟。8.牛生自犢。9.豬誕龍豚。10.六牙象現。

西元前六世紀(與釋迦同年代),生於舍衛國,多羅聚落、婆羅門族姓中。父名梵德,從母右肋而生,身紫金色,墜地能言,如童天子,有七寶蓋,隨覆其上,文殊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與佛相同。

在《華嚴經入法界品》,彌勒菩薩對善財說:文殊大願,非餘無量百千億那由他菩薩之所有。其行廣大,其願無邊,出生一切菩薩功德,無有休息。常為無量諸佛之母,常為無量諸佛之師,教化成就一切眾生,名稱普聞十方世界。在大乘佛教裏,文殊是諸菩薩上首,常與普賢侍佛左右,所有的佛弟子,都把文殊當成智慧的化身,如說般若為諸佛之母,文殊為七佛之師。常見的文殊相,頂有五髻,表示五智無上無得之相。五智:法界體性智、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左手執蓮花,花中安放《般若經》一部,表示般若一塵不染,如大火聚,四面不可觸,觸之即燒。右手執寶劍,表示大智,能斷一切無明煩惱,喻金剛寶劍,能斬群魔。或坐蓮花台,表示清淨,或乘獅子或孔雀,表示威猛。

大乘經裏稱文殊為「法王子」、「導師」。這一尊稱在佛弟子中是少見的,漢地流傳的一些重要的大乘經基本上都是文殊發起的,在「華嚴經」裏,文殊是青年的導師,他教育青年不要像舍利弗等比丘那樣,整天坐在大樹下面;要學習佛陀那樣至高無上,修集善根,學六波羅蜜,在學習上要永不滿足。善財童子在大塔寺聽了文殊說法,發菩提心,立志學習大乘佛法的普賢行。文殊指導他求見善知識,進行參學,是入普賢行的不二門,這就是著名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在「圓覺經」裏,文殊是發起人,他的第一個發問,如來本起因地法行為全經的開端。「維摩詰經」裏維摩詰生病,佛陀派舍利弗等十六個弟子去探病,個個都不敢承擔,都說自己曾被維摩詰呵斥過,派彌勒等大菩薩,他們也是不能堪任,都說自己挨過維摩詰的批評,最後只有文殊菩薩堪擔大任;於是有以文殊為首,八千菩薩、五百聲聞隨行的龐大代表團,承佛旨意到毗耶離城維摩詰宅舍探病而兩大菩薩論法的盛會出現。「楞嚴經」以阿難遭到摩登伽女大幻術,將毀戒體,佛派文殊前往救護,並將阿難帶回佛所,佛對阿難進行教育,是為本經發起的原因。以上都是文殊以智慧輔助釋尊度眾事蹟之一二。

大乘佛經的人物有兩個特點:一、在時間上通三世,對一個人的研究,要從三世的角度上來考慮。在空間上遍十方,要將他方世界與娑婆世界結合起來探討。對文殊的研究,亦不能離開這一原則。關於文殊菩薩的傳說約有以下幾種:

一、過去古佛說(首楞嚴三昧經)
過去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只劫,於此南方,有國名平,地平如掌,有佛名龍種上尊王佛,於南方平等世界成無上正等覺,壽四百四十萬歲而入涅盤,彼佛即今之文殊師利法王子。「處胎經」中菩薩意謂:「昔為能仁師,今為佛弟子,二尊不並化,故我為菩薩。」文殊自稱在過去世他曾是釋迦的老師,因為一個世界裏,只能有一個法王,所以這位老師就權居他的弟子下。

二、現在已成佛說(央掘摩羅經)
北方常喜國,現今有佛名歡喜藏摩尼寶積佛,即是文殊。

三、未來當成佛(大寶積經)
文殊菩薩自往昔那由他阿僧只劫以來,發十八種大願,嚴淨佛國,當來成佛,稱為普現如來,其佛土在南方,號清淨無垢寶實世界。華嚴宗稱東方清涼山為其住所,而已我國山西五臺山清涼寺為其道場。

四、游方大士說(華嚴經)
東方世界,十佛剎微塵數世界,有菩薩名金色,其佛名不動智,文殊大士,將十萬菩薩從彼而來。

五、化現諸形說(文殊般泥洹經)
文殊住三昧力,能於十方世界,化現諸形,教化眾生,偈雲:文殊大菩薩,不舍大悲法,變身為異道,或冠或露體,或處小幾坐,遊戲於聚落。或作貧窮人,衰容為老病,及玩饑寒苦,處方而求乞,令人發一施,與滿一切願,令發信心已,為說波羅蜜。

六、居住清涼山說(寶藏陀羅尼經)
佛告金剛密跡王言,「我滅度後,于南贍部洲東北方,有國名文震旦,其中有山名曰五頂,文殊童子,遊行居住,為諸眾生,於中說法。」此五頂山,即我國山西五台縣的五臺山。當漢明帝時,佛法初來,摩騰竺法蘭以天眼通看文殊菩薩住于此山,奏帝建於靈鷲峰,自此以後,五臺山即為文殊道場。東晉以後,崇信文殊之風漸盛,已傳播遍及西藏、蒙古、關外等地。

當我們邁向佛道之時,如何擎起心中般若燈,照破自己貪、嗔、疑?如何以智慧燈導引慈悲,航向彼岸?這都有賴於學習文殊菩薩的智慧,並以文殊菩薩為我們的榜樣及善知識。

文殊師利法王子:
一切菩薩之大名,或從其所修之法門而立名,或從行德而立名,或從本願而立名。名雖是一,義卻無量。

文殊師利譯曰妙德,意謂萬德圓明,皆徹法源。思益經云:「雖說諸法而不起法相,不起非法相,故名妙德。」起法相就是著有,起非法相就是著空。不著有亦不著空即見佛性。見佛性之德乃德中之最妙。「妙」即不可思議,一切功德無過此者,故名妙德。

文殊師利又譯曰妙吉祥,因出生時,家內出現十種吉祥瑞相,故又名妙吉祥。

佛為法中之王,于法自在。(王者,自在之義。)法王子者,能持法王印、行法王令;能號令人天、如法化世;能紹隆佛種、繼承佛位者,才可稱為法王之子。文殊于菩薩眾中智慧第一,助佛弘化,能承紹佛之家業,且曾為七佛之師,故稱為法王子。

常見的文殊菩薩相,頂有五髻,表五智:法界體性智、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左手執蓮花,花中安放般若經一部,表般若一塵不染。右手執寶劍,表大智能斷一切無明煩惱。此菩薩或坐蓮花台表清淨;或乘獅子或乘孔雀表威猛。

文殊菩薩過去已成佛,名龍種上尊王佛;現在北方歡喜世界成佛,號歡喜藏摩尼寶積佛。文殊曾發願言:「願我行菩薩道無有齊限。」是故雖已成佛,但仍以菩薩僧之身,與普賢菩薩一起輔助釋迦佛度化眾生。

文殊菩薩如何助佛弘化呢?
各位都知道維摩居士是金粟如來倒駕慈航的化身。所謂一佛出世,千佛扶持。釋迦世尊成佛後,金粟如來也來娑婆現作維摩居士助佛弘化。

有一次,他示現有病,釋迦世尊即派遣弟子前往問候。舍利弗、迦葉等五百聲聞弟子無一願作代表,因為維摩居士的辯才實在太了得,把他們這些小乘人說得無地自容。世尊派彌勒菩薩往問疾,彌勒也不敢領命。最後世尊派文殊菩薩前往。文殊承佛聖旨,詣彼問疾。八千菩薩、五百聲聞、百千天人皆作是念:「今二大士共談,必說妙法。」他們皆欲隨從前往。於是文殊菩薩率領大眾,浩浩蕩蕩的來到維摩居士舍。

文殊由問疾而談至不二法門,維摩居士請大眾各自發表自己的見解,各人均以二而解說不二。最後問到文殊菩薩,文殊答言:「如我意者,於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是為入不二法門。」

文殊接著問維摩居士言:「我等各自說已,仁者當說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時維摩居士默然無言。文殊菩薩即時贊曰:「善哉善哉!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

金粟如來之智,惟文殊菩薩能知能解。他們一唱一和的便說了這一部讚歎大乘、呵斥小乘的維摩詰所說經。若無文殊之大智相配合,金粟如來之智不能顯,這部維摩經也說不成。

又楞嚴經中,文殊是擇法眼,為阿難及末法眾生選擇修行的圓通法門。法華經中,文殊不但為彌勒菩薩釋疑,且是發起一經之首。華嚴經裏,文殊更是善財童子等六千青少年比丘的導師。

有一次,文殊對大眾宣講大乘空義,說:「不用見佛,不用求法。」

「不用見佛」者,能見的是肉眼,所見的是三十二相的應身佛。應身佛不是佛的真身,佛的真身是法身;真見佛者是見法身佛。然見法身之時不是以肉眼見,是以慧眼見法身如來;慧眼見一切相空即見法身如來。故文殊說:「不用見(應身)佛。」

「不用求法」者,法即實相法。有能求法的是第六識的妄心,以虛妄的心怎可求到真實之法?彼此相違故。惟有以真實心才與真實法相應。如何是真心?把虛妄的心空掉,當下就是真心。真心無相,實相法亦無相;無相與無相合一,如水合水,無有彼此。心就是法,法就是心,心法一如。既無能求法之心,亦無所求之法,故文殊雲:「不用求法。」

時有二百比丘聽此說後,以為文殊錯亂說法,捨佛而去。文殊於中途化作大火,比丘欲以神足飛空而過,赫然上見鐵網,生大恐怖。回望祇園途徑,遍佈青蓮。比丘還歸佛所,述其所見。佛言:「內火未盡,欲度外火,無有是處。汝諸比丘墜在見網,欲度鐵網,亦無是處。」二百比丘在走投無路之下,心中的火氣冷靜下來,接受佛的教導,證得阿羅漢果。若無文殊菩薩的善巧神通,他們不會回頭。

又一次,文殊與舍利弗到一佛土,見大火彌漫,若人行其中,即於頃間化為灰燼。舍利弗見之,惶恐萬分。文殊以神力令無數蓮花遍佈火上,他們踏蓮而行,如履坦途。舍利弗此時在文殊菩薩面前感覺聲聞之智遠不及菩薩之智。

文殊菩薩以大智助佛教化四眾,活潑生動而不取巧,瀟灑而不狂傲,點到即止,與世尊配合得天衣無縫。其言行可見於各大乘經中。

文殊於世尊滅度之後,與阿難尊者及彌勒菩薩在鐵圍山結集大乘經典,流傳後世。

佛于寶藏陀羅尼經中說:「我滅度後,在南瞻部洲東北方,有國名震旦,其中有山名曰五頂,文殊童子遊行居住,為諸眾生於中說法。」五頂山即山西五臺山。又華嚴經說:「東北方有清涼山,現有文殊菩薩與其眷屬一萬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說法。」清涼山亦即五臺山。漢明帝時,佛法初來,摩騰與竺法蘭二尊者以天眼見文殊菩薩住于此山。
若有人以至誠恭敬心朝禮五台(不是喧嘩吵鬧的豪華旅行團),文殊菩薩親迎八百里,離去時又親送八百里。可有證據?:
虛雲老和尚四十三歲時,由普陀山開始三步一拜,一直拜至五台為止。途中遇大雪缺糧,饑寒交迫,昏倒於草棚數日。文殊化成一丐姓文名吉,烤火煮黃米粥令食,得暖氣復蘇。草棚離五台何止八百里,實二千餘裏。

數月後,老和尚又病倒于黃沙嶺山頂一無遮蔽之破廟,日夜瀉數十次,起動無力,但是四周無過路行人。老和尚惟有萬緣放下,瞑目待斃。忽然深夜蒙矓中又見文吉。文吉為其喂藥,換洗污穢衣服,煮黃米粥。及後文吉伴送行程,一路上為老和尚背負行李,張羅飲食,使老和尚心不二念的拜至太谷縣難相寺,因事緣與文吉暫別。

文吉曾言:「五臺山人皆識我。」老和尚拜至五台後遍問文吉其人,無有知者。後與一老僧說及情由,老僧合掌曰:「文殊菩薩化身也。」

文殊般涅盤經說:「文殊大菩薩,不舍大悲法。或處小兒叢,遊戲於聚落。或作貧窮人,衰容為老病。及現饑寒苦,處方而求食。令人發一施,與滿一切願。令發信心已,為說波羅蜜。」

唐貞觀年間,有一貧士居於天臺始豐縣西七十裏寒岩中,因以名寒山子。他衣衫襤褸,面貌枯悴;以樺皮為冠,曳大木屐;常到國清寺拾取殘食。

時國清寺有拾得者,他是寺僧豐干禪師行化至赤城道側,聞嬰兒啼哭聲,把他拾起攜回寺中養育,故名為拾得。他在大寮(寺院中的廚房)當洗滌的工作。他把巨竹斷為數截,每天把眾僧的殘食菜滓放入竹筒內,若寒山子來,即把竹筒擔負而去。

寒山常提詩于山林間,或時經行于國清寺廊下,或時叫喚。寺僧不耐煩,以木杖驅趕他時,他則呵呵笑的緩緩徐步退出寺外。有時他又在大寮助拾得洗滌的工作,眾僧均視他二人為瘋狂之士。

時有候補官閭丘胤出任台州刺史,在赴任途中突患劇烈頭痛,屢醫無效。恰巧豐幹禪師雲遊而至,把他的病治癒。胤在感恩之下追問寺中尚有高人否?豐干說:「寒山即文殊,拾得即普賢。」

胤到任後即往國清寺參謁寒山拾得二大士。知客師說:「他們倆是瘋癲僧,大人如有吩咐,喚他們來就是。」胤認為不可,知客師無奈,引胤至大寮。胤見二大士立即伏地頂禮。寺僧驚怪,寒山拾得二人即笑傲著奔往寒岩,胤亦追至寒岩。寒山回首說:「豐干饒舌!彌陀不拜,禮我為何?」遂縮身入岩穴內,曰:「汝等各各努力!」言畢,其穴自合。二人自此遂不復出,豐干亦從此不回國清寺。

原來豐干禪師就是阿彌陀佛的化身!一佛二菩薩出現于國清寺,但是又有誰認識他們呢?

昔日釋迦佛曾命當來諸出家弟子不得隨便現神通,若為救人命,或為其他大因緣而不得已現神通者,現後必定要離開此世界。此舉是為免未證得無生法忍之弟子初得神通時起大我慢,以神通求名聞利養,壞自己的修行。且神通不能了生死,神通是修行過程中的一種附件,在佛教來說,無甚稀奇。佛弟子修行不是求神通,乃是求了生死,故佛弟子不以神通為最終目標。

豐干禪師及寒山拾得雖是佛菩薩應化,亦以身作則不敢有違佛制,於身份既經洩露後立即離開,或再以第二種身份再來應現世間。

胤收集寒山之詩頌凡三百餘首,撰成寒山詩集,並附錄豐幹詩、拾得詩,合稱為三隱集。寒山詩多為五言律,有奇骨、清韻、雅致。脫出六朝間豔麗綺靡之流弊,專呼號心靈之活動,可謂開千古一家之流風。

贊曰:
世人見汝如瘋如狂
汝見世人可笑可傷
高歌松下抵掌路傍
豐干拾得戲幻一場

五臺山的一個傳說:清涼石
北嶽山脈向東南逶迤而下,在山西東北部形成了五座山峰,五峰拱衛連綿,形成一塊方圓五百餘裏的地方,這便是國內外聞名的五臺山,山區以台懷鎮為中心,分成台懷、台內、台外三個層次,像三個逐漸擴大的同心圓。在這個奇妙的同心圓內,佈滿了一座又一座大小寺院。那披著青松與白楊的岡巒,那映著鮮花與綠草的山泉,那陣陣松濤和悠悠的鐘聲,那綠茸茸的草地映襯著古廟琉璃瓦上的夕陽,那從山谷吹來的習習涼風使這塊小盆地的溝溝窪窪裏,到處都有美的色彩與施律,形成一個遊覽與避暑的勝地。

傳說在老早以前,五臺山並非現在這般模樣,也不叫五臺山,而是叫五峰山,氣候異常惡劣,冬天滴水成冰,春天飛砂走石,夏天暑熱難當,農民們開法種莊稼。在此傳教的文殊菩薩,決心要改變這裏的氣候,他變成一個化緣的和尚到龍王那裏去借歇龍石。

文殊菩薩來到東海,見龍宮外面果然有一塊大石。未到跟前,已感到一股涼氣撲來。文殊菩薩被巡海夜叉領進龍宮見龍王,說明來意。龍王很抱歉地說:“大法師借什麼都行唯獨這塊歇龍石不能借。因為他是花了幾百年工夫從海底打撈上來的,清涼異常,青龍每天工作回來,汗水淋漓,燥熱難耐,便在上面歇息養神。你若借去,青龍就沒的歇息的地方了。”文殊菩薩無奈,這才說明了自己是五峰山的老和尚前來化緣,為了造福人間,他是來求援的。

龍王估量歇龍石重達萬斤,一個老和尚無法運走,才放心地答應他。文殊菩薩謝過龍王,來到歇龍石跟前,口念咒語,立即使巨石變成了彈丸。將彈丸塞進袖筒,便施告別禮,飄然而去了。

文殊菩薩回到五峰山時,正是烈日當空,久旱不雨,寸草難生的炎夏。當文殊菩薩把歇龍石安放在台南邊瓦廠村東北的一條山谷後,五峰山立刻變成一個清涼無比的地方。於是,這條山谷命名為清涼穀,在此又建了一座寺院,取名叫清涼寺,五峰山也就叫做清涼山。

就在文殊菩薩取走歇龍石的當天,那些外出的小龍王回來時,發現歇龍石不在了,怨氣沖天,便追到五峰山,四處尋找。氣急敗壞的小龍王,用龍尾把五個峰掃成了平臺;用利爪把岩石刨得亂七八糟,至今這些石塊還遍佈滿山,人稱“龍翻石”。當然文殊菩薩自有對付他們的辦法。

文殊菩薩告訴他們歇龍石在秘魔岩的兩座巨大的山岩之中。眾龍剛鑽進岩窟之中,文殊菩薩一聲咒語,兩岩合併,僅留得內寬外窄的一道照明裂縫。文殊菩薩命眾龍在此好好修行,並說要派弟子來朝拜和供養他們,因此這個秘魔岩窟又叫朝龍洞。傳說朝拜者所見境界不一樣,善良人見佛、菩薩;邪惡人則見不到歡樂境界。真可謂萬人萬境。而且有“朝五臺山,若不朝拜朝龍洞只算朝拜了半個五臺山”的說法。

這個傳說已流傳了千百年。如今清涼寺雖已破落,但那塊清涼石還在。石長五米,寬二米半,厚兩米,圍十五米,石面青色,有雲紋,人坐其上,頓生涼意。

衣蒲童子:
宋神宗時,太尉呂惠卿學通內外,曾注《華嚴法界觀》,又以新意釋解《莊子》。後因戍邊來到山西。一日閒暇無事,呂太尉忽然遊性大發,便帶上幾位隨身侍從,至五臺山遊覽勝跡。一行人邊說邊笑,指點江山,激揚文字,一路向中台登來。等到幾人上了山頂,天氣突變,原來那朗日青天忽然雲霧四合,狂風驟起,閃電裂空,暴雨傾盆,聲貫林壑,震耳欲聾。呂太尉一行人嚇得驚恐萬狀,禁不住爬在地上觫觫發抖。正在此時,空中一道閃電放出,照徹天地,幾人不覺抬頭仰視,忽見天空雲層半開,一物狀若虯龍,于雲海中奔騰。呂太尉等人更是驚恐不已。好在山中氣候變化快,一會之間,已是麗日當空,雨過天晴。

呂太尉等人尚未來得及從地上爬起,忽見有一童子快步走來,頭披長髮,遍體漆黑,自足至肩,裹蒲草為衣,袒露右肩,手執梵夾佛經。

童子走在路上,忽見前邊地上爬著幾個人,渾身濕透,臉色蒼淒,顯然是剛受了驚嚇,其中一個作官員打扮。

童子遂上前問道:「官人見到什麼了,竟被嚇到這種程度?」呂太尉回答:「想必是前世作了惡業,叫我遇上了場嚇死人的大雨。」童子說:「下雨有什麼可怕,這不是全過去了嗎?官人到五臺山來,是有什麼祈求吧?」呂太尉回答:「是想見見文殊菩薩的勝跡。」童子問:「你為什麼想見文殊菩薩?」呂太尉答:「我曾讀華嚴,因其意旨深廣,有些地方我理解不了,故而想見文殊大士,希望他能指點我一二。果能如此,我或許可以為《華嚴經》作些注釋,使之流傳於世,啟悟後人。」
童子說:「諸佛妙意。善順事理,簡易明白,看先人的注釋就能明白。如《十地品》,原來的釋文不過幾紙。現在卻枝蔓橫出,注釋多達百卷,本欲詮解佛意,卻與佛意越來越遠了?實在是支解佛意,弄得佛教支離破碎。」

呂太尉道:「若看形貌,你不過是一個童子而已,怎敢如此大膽,呵斥前輩高僧呢?」
童子笑道:「官人你錯了。此間的一草一木,無非是文殊勝境。對人來說,只要日常取用,遇事不迷,那便是真正的文殊大士。何必要以凡情擾亂思慮呢?那離佛的境界差得實在太遠了。」
呂太尉一聽,心中略有所悟,知道自己錯了,連忙頓首下拜。拜畢起來,只見童子已變作文殊菩薩形象,跨上青毛獅子,隱到雲中去了。

呂太尉這才知道,自己遇上的衣蒲童子竟是文殊菩薩。他懊悔不已,心神恍惚,抑鬱回到家中。家人見呂太尉心神不定,忙問何故?呂太尉告知所以,然後又說:「我欲竭誠悔過,思欲再見衣蒲童子。」遂置辦香火供品,旦夕供奉不絕。過了很久,忽見衣蒲童子出現于香火之上,呵斥道:「想不到你竟這樣貪著形象。」呂太尉道:「我是想讓世人都能見到你示化的真容。」遂令畫師依樣圖畫。晝畢,衣蒲童子頃刻不見。

五臺山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又名清涼山,在山西省五臺山市東北部,方圓五百里,由五座山峰環抱而成。五峰高聳,峰頂平坦寬廣,如壘土之台,故稱五臺山。唐代華嚴宗的澄觀根據《華嚴經》提到東北方清涼山和《文殊陀羅尼經》提到的中國五頂山為文殊菩薩住化之地的內容,確立五臺山為文殊菩薩道場。自此之後,關於文殊菩薩顯靈說法的故事流傳極廣,上面提到的不過是其中之一而已。

2016年2月27日 星期六

佛教基本名相 -- 105年02月27日:發心與出離

二十八:發心與出離
【發心】
發菩提心。發願求無上菩提之心。涅槃經三十八曰:「發心畢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前心難。」華嚴經曰:「初發心時,便成正覺。」無量壽經下曰:「捨家棄欲而作沙門,發菩提心。」維摩經慧遠疏曰:「期求正真道,名為發心。」
修行之要,最重發心,發心方有趣向,趣向方達道果。發何等心,修何等行,至何道果。小乘之人發心者,發趣向道果之二乘心。
謂世間之人,雖不見法滅之相,但見惡世眾生,為煩惱所障,不能出離生死;遂作是念:於此惡世,尚不能發二乘之願,況能志求無上菩提。我當發心,亦令他發,以此發心為增上緣,故樂佛大智,發菩提心。
十信菩薩,於無量生死中,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而發大心,名為發心菩提。(十信者,信心、念心、精進心、慧心、定心、不退心、護法心、迴向心、戒心、願心。)
謂出家之人,發勇猛心,脫離凡俗,習佛菩提,而能懷佩道妙,為世福田,是為初淨德。
謂如來最初發菩提心,修習勝行,成就功德,皆為普被法界群生,咸令利益安樂,是為發心普被恩。聞如來說本因中大願大行,誓度眾生,是以遂發信心,學佛行願,成發心益。
謂由前十信,相躡進修,作真方便,顯發十住之心,此心真精,發本明耀,令彼十信之用,於明耀中,遍互涉入,圓成一心之德。以真方便,發此十心,心精發輝,十用涉入,圓成一心,名發心住。(十用,即十信之用。)

【出離】
出離生死證入於涅槃。華嚴經五曰:「調伏眾生,令究竟出離。」心地觀經四曰:「深著世樂,不樂出離。」仁王經中曰:「天人俱修出離行,能習一切菩薩道。」佛地論五曰:「言出離者,即是涅槃。」

超出脫離之意。即離迷界、出生死輪迴之苦,而成辦佛道,以達於解脫之境,亦即出離三界之牢獄,了脫惑業之繫縛,故一般有「出離三界」、「出離生死」、「出離得道」之慣用語。又華嚴五教章卷三載,聲聞修道之人有漸出離與頓出離之別。華嚴經卷五(大一二一下):「調伏眾生,令究竟出離。」仁王經卷上(大八八三七中):「天人俱修出離行,能習一切菩薩道。」長阿含卷一大本經(大一九上):「讚歎出離為最微妙清淨第一。」又據瑜伽師地論卷七十載,出離有二種,即:()出離三惡趣而趣向人天之善趣,()出離生死輪迴而趣向三菩提。此外,巴利佛教有所謂十波羅蜜之說,其中之第六即出離波羅蜜(巴 nekkhamma-pramit)。〔瑜伽師地論卷八十三、顯揚聖教論卷五、俱舍論卷十〕[1]p1563


2016年2月25日 星期四

佛教基本名相 -- 105年2月25日:生死與涅槃

二十七:【生死】
一切眾生惑業所招,生者死,死者生。楞嚴經三曰:「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輪。」
僧伽吒經四曰:「佛言:善男子!識滅名死,福德因緣識起名生。」成實論七曰:「現在世中初得諸陰名生,亦說五陰退沒名生。」

【二種生死】
﹝出唯識論﹞
(一)  分段生死,分即分限,段即形段。謂六道眾生,隨其業力所感果報身,則有長有短;命則有壽有夭,而皆流轉生死,故名分段生死。
界內凡夫,分分段段之生死,四大和合,是分段生。四大分散,是分段死。。
(二)  變易生死,因移果易,名為變易。謂聲聞、緣覺、菩薩雖離三界內分段生死,而有方便等土變易生死。如初位為因,後位為果;又後位為因,後後位為果。以其因移果易,故名變易生死。(方便土者,修戒定慧方便之道,得生其中,在方便土。)
界外三乘,因移果易之生死,易麤為細,為變易生。因移果易,捨所住位,為變易死。

分斷生死者,諸有漏善不善之業,由煩惱障助緣所感之三界六道果報。其身果報有分分段段之差異,故曰分段。具見思惑之一切凡夫。
不思議變易生死,諸無漏之善業,依所知障助緣所感之界外淨土果報。為斷見思惑之阿羅漢以上聖者之生死。不思議者,以業用之神妙不測而名,變易者,無色形之勝劣,壽期之短長,但迷想漸滅,證悟漸增,此迷悟之遷移謂之變易。
又聖者改易分段之身而得不可思議殊妙之好身,故曰變易。又心神念念相傳,而前後變易,故名變易。又諸聖所得之法身,神化自在,能變能易,故名變易。
唯識論就變易生死舉三名:一不思議變易生死,二意成身,三變化身。此變易生死,据法相之義,智增之菩薩於初地以上受之,悲增之菩薩於八地以上受之云。台家以四土中之方便土,為變易身之所居,藏通二教之無學果及別教之第七住已上初地已下菩薩,並圓教之第七信初住已下菩薩受此生死云。
勝鬘經於此二者,又名有為生死,無為生死。凡夫起有漏之諸業,感有為之果,故名有為,聖人起有漏之諸業不受有為分段之報,故名無為。

勝鬘經曰:「有二種死:……… 謂分段死,不思議變易生死。」
行宗記一上曰:「一曰分段,三乘共亡。二曰變易,唯佛永盡。」
唯識論八曰:「三界麤異熟果,身命短長,隨因緣力有定齊限,故名分段。……… 殊勝細異熟果,由悲願力改轉身命,無定期限,故名變易。……… 妙用難測名不思議,或名意生身,隨意願成就故。……… 亦名變化身,無漏定力轉令異本,如變化故。」

二十八:【涅槃】
梵語涅槃,華言滅度。謂諸眾生,猒生死苦,修習梵行,斷諸煩惱,證大涅槃,故違煩惱之惑。
如來所證究竟法身之果。以其無滅無生,不遷不變,是為常住果。
涅槃義別,略有四種:
(一)     本來自性清淨涅槃:謂一切法相真如理,雖有客染,而本性淨,具無數量微妙功德,無生無滅,湛若虛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與一切法,不一不異,離一切相,一切分別,尋思路絕,名言道斷,唯真聖者自內所證,其性本寂,故名涅槃。
()有餘依涅槃:謂即真如出煩惱障,雖有微苦所依未滅而障永寂,故名涅槃。
()無餘依涅槃:謂即真如,出生死苦,煩惱既盡,餘依亦滅,眾苦永寂,故名涅槃。
()無住處涅槃:謂即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輔翼,由斯不住生死涅槃,利樂有情,窮未來際,用而常寂,故名涅槃。

【涅槃八味】
涅槃所具有的八種法味,即常住、寂滅、不老、不死、清靜、虛通、不動、快樂。

【涅槃相】
化身佛八相之一。世尊入滅之相。佛八十年間教化眾生,化緣既盡,於中天竺拘尸那城跋提河邊沙羅雙樹之間,一日一夜說大般涅槃經畢,頭北面西,右脅而臥,逆順入於四禪定四空定及滅盡定,又超越入於諸禪定,終於第四禪定入滅。時二月十五日之中夜。爾時四邊雙樹開白花,如白鶴群居,即以轉輪王之荼毘式,移於金棺,諸大力士奉金棺,七匝拘尸那城至荼毘所。過七日。時積大栴檀,投香燭,欲燒之,而火不燃。阿免樓陀言:是待迦葉之至也。時迦葉與五百弟子在耆闍崛山。知如來涅槃,欲拜如來之最後,更經七日,詣荼毘所。如來自金棺出雙足使見之。於是諸大力士投以七寶大炬,亦悉殄滅。迦葉言人天炬火。何得荼毘如來之寶棺?爾時如來以大悲力自入火光三昧,由心胸中火踊出棺外,漸漸荼毘,至七日,香樓寶樓焚盡。八國諸王競欲取舍利,既興兵,既而徒盧那(香姓)婆羅門以舍利分於諸王,各起塔供養之(後分涅槃經小乘大般涅槃經)。四教儀七曰:「於第四禪中入火光三昧,燒身滅度,唯留舍利為人天福用,身智俱滅,入無餘涅槃。」


** 待續 二十八:發心與出離心

2016年2月23日 星期二

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文殊師利般若經
梁扶南國三藏曼陀羅仙譯
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滿足千人,菩薩摩訶薩十千人俱。以大莊嚴而自莊嚴!皆悉已住不退轉地。

其名曰:彌勒菩薩,文殊師利菩薩,無礙辯菩薩,不捨擔菩薩,與如是等大菩薩俱。

文殊師利童真菩薩摩訶薩,明相現時,從其住處來詣佛所,在外而立。

爾時,尊者舍利弗,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大目犍連,摩訶迦葉,摩訶迦旃延,摩訶拘絺羅,如是等諸大聲聞,各從住處俱詣佛所,在外而立。

佛知眾會皆悉集已。爾時如來從住處出,敷座而坐。告舍利弗:汝今何故,於晨朝時在門外立?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文殊師利童真菩薩先已至此,住門外立,我實於後晚來到耳。

爾時世尊問文殊師利:汝實先來到此住處,欲見如來耶?

文殊師利即白佛言:如是!世尊!我實來此欲見如來。何以故?我樂正觀利益眾生。我觀如來如如相,不異相不動相不作相,無生相無滅相,不有相不無相,不在方不離方,非三世非不三世,非二相非不二相,非垢相非淨相。以如是等正觀如來利益眾生。

佛告文殊師利:若能如是見於如來,心無所取亦無不取,非積聚非不積聚。

爾時舍利弗語文殊師利言:若能如是,如汝所說,見如來者,甚為希有!為一切眾生故,見於如來,而心不取眾生之相。化一切眾生向於涅槃,而亦不取向涅槃相。為一切眾生發大莊嚴,而心不見莊嚴之相。

爾時文殊師利童真菩薩摩訶薩語舍利弗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說,雖為一切眾生發大莊嚴心,恒不見有眾生相。為一切眾生發大莊嚴,而眾生趣亦不增不減。假使一佛住世,若一劫若過一劫,如此一佛世界,復有無量無邊恒河沙諸佛,如是一一佛,若一劫若過一劫,晝夜說法,心無暫息,各各度於無量恒河沙眾生,皆入涅槃,而眾生界亦不增不減。乃至十方諸佛世界,亦復如是。一一諸佛說法教化,各度無量恒河沙眾生,皆入涅槃,於眾生界亦不增不減。何以故?眾生定相不可得故,是故眾生界不增不減。

舍利弗復語文殊師利言:若眾生界不增不減,何故菩薩為諸眾生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常行說法?

文殊師利言:若諸眾生悉空相者,亦無菩薩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眾生而為說法。何以故?我說法中,無有一法當可得故。

爾時佛告文殊師利:若無眾生,云何說有眾生及眾生界?

文殊師利言:眾生界相,如諸佛界。

又問:眾生界者,是有量耶?

答曰:眾生界量,如佛界量。

佛又問:眾生界量,有處所不?

答曰:眾生界量,不可思議。

又問:眾生界相,為有住不?

答曰:眾生無住,猶如空住。

佛告文殊師利:如是修般若波羅蜜時,當云何住般若波羅蜜?

文殊師利言:以不住法為住般若波羅蜜。

佛復問文殊師利:云何不住法名住般若波羅蜜?

文殊師利言:以無住相,即住般若波羅蜜。

佛復告文殊師利:如是住般若波羅蜜時,是諸善根,云何增長?云何損減?

文殊師利言:若能如是住般若波羅蜜,於諸善根無增無減。於一切法亦無增無減。是般若波羅蜜性相亦無增無減。

世尊!如是修般若波羅蜜,則不捨凡夫法,亦不取賢聖法。何以故?般若波羅蜜不見有法可取可捨。如是修般若波羅蜜,亦不見涅槃可樂,生死可厭。何以故?不見生死,況復厭離!不見涅槃,何況樂著!

如是修般若波羅蜜,不見垢惱可捨,亦不見功德可取。於一切法心無增減。何以故?不見法界有增減故。

世尊!若能如是,是名修般若波羅蜜。

世尊!不見諸法有生有滅,是修般若波羅蜜。

世尊!不見諸法有增有減,是修般若波羅蜜。

世尊!心無悕取,不見法相有可求者,是修般若波羅蜜。

世尊!不見好醜,不生高下,不作取捨。何以故?法無好醜,離諸相故。法無高下,等法性故。法無取捨,住實際故。是修般若波羅蜜。

佛告文殊師利:是諸佛法,得不勝乎?

文殊師利言:我不見諸法有勝如相,如來自覺一切法空,是可證知。

佛告文殊師利:如是!如是!如來正覺,自證空法。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是空法中,當有勝如而可得耶!

佛言:善哉!善哉!文殊師利!如汝所說,是真法乎!

佛復謂文殊師利言:阿耨多羅是名佛法不?

文殊師利言:如佛所說,阿耨多羅是名佛法。何以故?無法可得名阿耨多羅。

文殊師利言:如是修般若波羅蜜,不名法器,非化凡夫法,亦非佛法,非增長法,是修般若波羅蜜。

復次,世尊!修般若波羅蜜時,不見有法可分別思惟。

佛告文殊師利:汝於佛法不思惟耶?

文殊師利言:不也,世尊!如我思惟,不見佛法,亦不可分別是凡夫法,是聲聞法,是辟支佛法,如是名為無上佛法。

復次,修般若波羅蜜時,不見凡夫相,不見佛法相,不見諸法有決定相,是為修般若波羅蜜。

復次,修般若波羅蜜時,不見欲界,不見色界,不見無色界,不見寂滅界。何以故?不見有法是盡滅相,是修般若波羅蜜。

復次,修般若波羅蜜時,不見作恩者,不見報恩者,思惟二相,心無分別,是修般若波羅蜜。

復次,修般若波羅蜜時,不見是佛法可取,不見是凡夫法可捨,是修般若波羅蜜。

復次,修般若波羅蜜時,不見凡夫法可滅,亦不見佛法而心證知,是修般若波羅蜜。

佛告文殊師利:善哉!善哉!汝能如是善說甚深般若波羅蜜相,是諸菩薩摩訶薩所學法印,乃至聲聞緣覺,學無學人,亦當不離是印而修道果。

佛告文殊師利:若人得聞是法,不驚不畏者,不從千佛所種諸善根,乃至百千萬億佛所久植德本,乃能於是甚深般若波羅蜜,不驚不怖!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我今更說般若波羅蜜義。

佛言:便說。

世尊!修般若波羅蜜時,不見法是應住是不應住,亦不見境界可取捨相。何以故?如諸如來不見一切法境界相故,乃至不見諸佛境界,況取聲聞、緣覺、凡夫境界!不取思議相,亦不取不思議相。不見諸法有若干相,自證空法不可思議。如是菩薩摩訶薩,皆已供養無量百千萬億諸佛,種諸善根,乃能於是甚深般若波羅蜜,不驚不怖!

復次,修般若波羅蜜時,不見縛,不見解,而於凡夫乃至三乘,不見差別相,是修般若波羅蜜。

佛告文殊師利:汝已供養幾所諸佛?

文殊師利言:我及諸佛如幻化相,不見供養及與受者。

佛告文殊師利:汝今可不住佛乘耶?

文殊師利言:如我思惟,不見一法,云何當得住於佛乘?

佛言:文殊師利!汝不得佛乘乎?

文殊師利言:如佛乘者,但有名字,非可得,亦不可見,我云何得?

佛言:文殊師利!汝得無礙智乎?

文殊師利言:我即無礙,云何以無礙而得無礙?

佛言:汝坐道場乎?

文殊師利言:一切如來不坐道場,我今云何獨坐道場?何以故?現見諸法住實際故。

佛言:云何名實際?

文殊師利言:身見等是實際。

佛言:云何身見是實際?

文殊師利言:身見如相,非實非不實,不來不去,亦身非身,是名實際。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若於斯義諦了決定,是名菩薩摩訶薩。何以故?得聞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相,心不驚!不怖!不沒!不悔!

彌勒菩薩白佛言:世尊!得聞如是般若波羅蜜具足法相,是即近於佛坐。何以故?如來現覺此法相故。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得聞甚深般若波羅蜜,能不驚!不怖!不沒!不悔!當知此人,即是見佛。

爾時復有無相優婆夷白佛言:世尊!凡夫法、聲聞法、辟支佛法、菩薩法、佛法,是諸法皆無相。是故於所從聞般若波羅蜜,皆不驚!不怖!不沒!不悔!何以故?一切諸法,本無相故。

佛告舍利弗:善男子、善女人,若聞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心得決定,不驚!不怖!不沒!不悔!當知是人即住不退轉地。若人聞是甚深般若波羅蜜,不驚不怖!信樂聽受,歡喜不厭!是即具足檀波羅蜜,尸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蜜,亦能為他顯示分別,如說修行。

佛告文殊師利:汝觀何義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文殊師利言:我無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不住佛乘,云何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我所說,即菩提相。

佛讚文殊師利言:善哉!善哉!汝能於是甚深法中,巧說斯義。汝於先佛久種善根,以無相法,淨修梵行。

文殊師利言:若見有相,則言無相,我今不見有相,亦不見無相,云何而言以無相法淨修梵行?

佛告文殊師利:汝見聲聞戒耶?答曰:見。

佛言:汝云何見?

文殊師利言:我不作凡夫見,不作聖人見。不作學見,不作無學見。不作大見,不作小見。不作調伏見,不作不調伏見。非見非不見。

舍利弗語文殊師利言:汝今如是觀聲聞乘,若觀佛乘當復云何?

文殊師利言:不見菩提法,不見修行菩提及證菩提者。

舍利弗語文殊師利言:云何名佛?云何觀佛?

文殊師利言:云何為我?

舍利弗言:我者,但有名字,名字相空。

文殊師利言:如是!如是!如我但有名字,佛亦但有名字,名字相空,即是菩提。不以名字而求菩提。菩提之相,無言無說。何以故?言說、菩提二俱空故。

復次,舍利弗!汝問:云何名佛?云何觀佛者?不生不滅,不來不去,非名非相,是名為佛。如自觀身實相,觀佛亦然,唯有智者,乃能知耳,是名觀佛。

爾時舍利弗白佛言:世尊!如文殊師利所說般若波羅蜜,非初學菩薩所能了知。

文殊師利言:非但初學菩薩所不能知,及諸二乘,所作已辦者,亦未能了知。如是說法,無能知者。何以故?菩提之相,實無有法而可知故。無見無聞,無得無念,無生無滅,無說無聽,如是菩提,性相空寂,無證無知,無形無相,云何當有得菩提者?

舍利弗語文殊師利言:佛於法界,不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文殊師利言:不也,舍利弗!何以故?世尊即是法界,若以法界證法界者,即是諍論。舍利弗!法界之相,即是菩提。何以故?是法界中無眾生相,一切法空故。一切法空即是菩提,無二無分別故。

舍利弗!無分別中,則無知者。若無知者,即無言說。無言說相,即非有非無,非知非不知,一切諸法亦復如是。何以故?一切諸法不見處所決定性故。如逆罪相,不可思議。何以故?諸法實相不可壞故。如是逆罪,亦無本性,不生天上,不墮地獄,亦不入涅槃。何以故?一切業緣,皆住實際,不來不去,非因非果。何以故?法界無邊,無前無後故。是故舍利弗,若見犯重比丘不墮地獄,清淨行者不入涅槃,如是比丘非應供非不應供,非盡漏非不盡漏。何以故?於諸法中住平等故。

舍利弗言:云何名不退法忍?

文殊師利言:不見少法有生滅相,名不退法忍。

舍利弗言:云何復名不調比丘?

文殊師利言:漏盡阿羅漢是名不調。何以故?諸結已盡,更無所調,故名不調。若過心行名為凡夫。何以故?凡夫眾生不順法界,是故名過。

舍利弗言:善哉!善哉!汝今為我善解漏盡阿羅漢義。

文殊師利言:如是!如是!我即漏盡真阿羅漢。何以故?斷求聲聞欲,及辟支佛欲。以是因緣,故名漏盡得阿羅漢。

佛告文殊師利:諸菩薩等坐道場時,覺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

文殊師利言:菩薩坐於道場,無有覺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如菩提相,無有少法而可得者,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相菩提,誰能坐者?亦無起者,以是因緣,不見菩薩坐於道場,亦不覺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菩提即五逆,五逆即菩提。何以故?菩提、五逆無二相故。無學無學者,無見無見者,無知無知者,無分別無分別者,如是之相,名為菩提。見五逆相,亦復如是。若言見有菩提而取證者,當知此輩即是增上慢人。

爾時世尊告文殊師利:汝言我是如來,謂我為如來乎?

文殊師利言:不也,世尊!我謂不是如來為如來耶。無有如相可名為如,亦無如來智能知於如。何以故?如來及智無二相故。空為如來,但有名字,我當云何謂是如來?

佛告文殊師利:汝疑如來耶?

文殊師利言:不也,世尊!我觀如來無決定性,無生無滅,故無所疑。

佛告文殊師利:汝今不謂如來出現於世耶?

文殊師利言:若有如來出現世者,一切法界亦應出現。

佛告文殊師利:汝謂恒沙諸佛入涅槃耶?

文殊師利言:諸佛一相,不可思議。

佛語文殊師利:如是!如是!佛是一相,不思議相。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佛今住世耶?

佛語文殊師利:如是!如是!

文殊師利言:若佛住世,恒沙諸佛亦應住世。何以故?一切諸佛,皆同一相,不思議相,不思議相無生無滅。若未來諸佛出興於世,一切諸佛,亦皆出世。何以故?不思議中,無過去、未來、現在相。但眾生取著,謂有出世,謂佛滅度。

佛語文殊師利:此是如來、阿羅漢、阿鞞跋致菩薩所解。何以故?是三種人,聞甚深法,能不誹謗,亦不讚歎!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如是不思議法,誰當誹謗?誰當讚歎?

佛告文殊師利:如來不思議,凡夫亦不思議。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凡夫亦不思議耶?

佛言:亦不思議。何以故?一切心相皆不思議。

文殊師利言:若如是說,如來不思議,凡夫亦不思議,今無數諸佛,求於涅槃,徒自疲勞。何以故?不思議法即是涅槃,等無異故。

文殊師利言:如是凡夫不思議,諸佛不思議。若善男子、善女人,久習善根,近善知識,乃能了知。

佛告文殊師利:汝欲使如來於眾生中為最勝耶?

文殊師利言:我欲使如來於諸眾生為最第一,但眾生相亦不可得。

佛言:汝欲使如來得不思議法耶?

文殊師利言:欲使如來得不思議法,而於諸法無成就者。

佛告文殊師利:汝欲使如來說法教化耶?

文殊師利白佛言:我欲使如來說法教化,而是說及聽者,皆不可得。何以故?住法界故,法界眾生,無差別相。

佛告文殊師利:汝欲使如來為無上福田耶?

文殊師利言:如來是無盡福田,是無盡相,無盡相即無上福田,非福田非不福田,是名福田。無有明闇生滅等相,是名福田。若能如是解福田相,深植善種,亦無增減。

佛告文殊師利:云何植種不增不減?

文殊師利言:福田之相,不可思議,若人於中如法修善,亦不可思議。如是植種,名無增無減,亦是無上最勝福田。

爾時大地以佛神力,六種震動,現無常相,一萬六千人,皆得無生法忍。七百比丘,三千優婆塞,四萬優婆夷,六十億那由他六欲諸天,遠塵離垢,於諸法中得法眼淨。

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上終

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下

爾時阿難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白佛言:世尊!何因緣故,如是大地六種震動?

佛告阿難:我說福田無差別相,故現斯瑞!往昔諸佛,亦於此處,作如是說福田之相,利益眾生,一切世界六種震動。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文殊師利是不可思議。何以故?所說法相不可思議。

佛告文殊師利:如是!如是!如舍利弗言,汝之所說實不可思議。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不可思議不可說,思議亦不可說,如是思議不思議性,俱不可說,一切聲相非思議,亦非不可思議。

佛言:汝入不思議三昧耶?

文殊師利言:不也,世尊!我即不思議,不見有心能思議者,云何而言入不思議三昧?我初發心,欲入是定,而今思惟,實無心相而入三昧。如人學射,久習則巧!後雖無心,以久習故,箭發皆中!我亦如是,初學不思議三昧,繫心一緣,若久習成就,更無心想,恒與定俱。

舍利弗語文殊師利言:更有勝妙寂滅定不?

文殊師利言:若有不思議定者,汝可問言,更有寂滅定不?如我意解,不可思議定尚不可得,云何問有寂滅定乎?

舍利弗言:不可思議定,不可得耶?

文殊師利言:思議定者,是可得相,不可思議定者,不可得相,一切眾生實成就不思議定。何以故?一切心相,即非心故,是名不思議定。是故一切眾生相,及不思議三昧相,等無分別。

佛讚文殊師利言:善哉!善哉!汝於諸佛久殖善根,淨修梵行,乃能演說甚深三昧,汝今安住如是般若波羅蜜中。

文殊師利言:若我住般若波羅蜜中,能作是說,即是有想,便住我想。若住有想、我想中者,般若波羅蜜便有處所。般若波羅蜜若住於無,亦是我想,亦名處所,離此二處,住無所住,如諸佛住,安處寂滅,非思議境界,如是不思議,名般若波羅蜜住處。般若波羅蜜處,一切法無相,一切法無作。般若波羅蜜即不思議,不思議即法界,法界即無相,無相即不思議,不思議即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法界,無二無別,無二無別即法界,法界即無相,無相即般若波羅蜜界,般若波羅蜜界即不思議界,不思議界即無生無滅界,無生無滅界即不思議界。文殊師利言:如來界及我界,即不二相。如是修般若波羅蜜者,則不求菩提。何以故?菩提相離,即是般若波羅蜜故。

世尊!若知我相而不可著,無知無著,是佛所知。不可思議,無知無著,即佛所知。何以故?知體本性無所有相。云何能轉法界?若知本性無體無著者,即名無物,若無有物,是無處所,無依無住。無依無住即無生無滅,無生無滅即是有為無為功德。若如是知,則無心想,無心想者,云何當知?有為無為功德無知即不思議,不思議者,是佛所知,亦無取無不取,不見三世去來等相,不取生滅及諸起作,亦不斷不常,如是知者,是名正智,不思議智如虛空,無此無彼,不可比類,無好惡,無等等,無相無貌。

佛告文殊師利:若如是知,名不退智。

文殊師利言:無作智名不退智。猶如金鋌,先加鎚打,方知好惡,若不治打,無能知者,不退智相,亦復如是,要行境界,不念不著,無起無作,具足不動,不生不滅,爾乃顯現。

爾時佛告文殊師利言:如諸如來,自說己智,誰當能信?

文殊師利言:如是智者,非涅槃法,非生死法,是寂滅行,是無動行,不斷貪欲、瞋恚、愚癡,亦非不斷。何以故?無盡無滅,不離生死,亦非不離,不修道,非不修道,作是解者,名為正信。

佛告文殊師利言:善哉!善哉!如汝所說,深解斯義。

爾時摩訶迦葉白佛言:世尊!於當來世,若說如是甚深正法,誰能信解,如聞受行?

佛告迦葉:今此會中,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得聞此經者,如是人等,於未來世,若聞是法,必能信解,於甚深般若波羅蜜,乃能讀誦,信解受持,亦為他人分別演說。譬如長者,失摩尼寶,憂愁苦惱,後若還得,心甚歡喜!如是迦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等,亦復如是,有信樂心,若不聞法,則生苦惱,若得聞時,信解受持,常樂讀誦,甚大歡喜!當知此人,即是見佛,亦即親近供養諸佛。

佛告迦葉:譬如忉利天上,波利質多羅樹,皰初出時,是中諸天,見是樹已,皆大歡喜!此樹不久,必當開敷!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得聞般若波羅蜜,能生信解,亦復如是,此人不久,亦當開敷,一切佛法。於當來世,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聞般若波羅蜜,信受讀誦,心不悔沒,當知是人,已從此會,聽受是經,亦能為人聚落城邑,廣說流布,當知是人,佛所護念!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中,有能信樂無疑惑者,是善男子、善女人,於過去諸佛,久已修學,殖眾善根!譬如有人,以手穿珠,忽遇無上真摩尼寶,心大歡喜!當知是人,必已曾見。

如是迦葉!若善男子、善女人,修學餘法,忽然得聞甚深般若波羅蜜,能生歡喜,亦復如是,當知此人已曾聞故。

若有眾生,得聞甚深般若波羅蜜,心能信受,生大歡喜!如是人等,亦曾親近無數諸佛,從聞般若波羅蜜,已修學故。譬如有人,先所經見城邑、聚落,後若聞人讚歎彼城,所有園苑,種種池泉,華果林樹,男女人民,皆可愛樂!是人聞已,即大歡喜!更勸令說,是城園苑,眾好嚴飾,雜華池泉,多諸甘果,種種珍妙,一切愛樂,是人得聞,重甚歡喜!如是之人,皆曾見故。若善男子、善女人,有聞般若波羅蜜,信心聽受,能生歡喜,樂聞不厭,而更勸說。當知此輩已從文殊師利,曾聞如是般若波羅蜜故。

迦葉白佛言:世尊!若將來世,善男子、善女人,得聞是甚深般若波羅蜜,信樂聽受,以是相故,當知此人亦於過去佛所,曾聞修學。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佛說諸法,無作無相,第一寂滅!若善男子、善女人,有能如是諦了斯義,如聞如說,為諸如來之所讚歎!不違法相,是即佛說。亦是熾然般若波羅蜜相,亦名熾燃具足佛法,通達實相,不可思議。

佛告文殊師利:我本行菩薩道時,修諸善根,欲住阿鞞跋致地,當學般若波羅蜜。欲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當學般若波羅蜜。若善男子、善女人,欲解一切法相,欲知一切眾生心界,皆悉同等,當學般若波羅蜜。

文殊師利,欲學一切佛法,具足無礙,當學般若波羅蜜。欲學一切佛,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相好威儀,無量法式,當學般若波羅蜜。欲知一切佛,不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切法式及諸威儀,當學般若波羅蜜。何以故?是空法中,不見諸佛菩提等故。若善男子、善女人,欲知如是等相無疑惑者,當學般若波羅蜜。何以故?般若波羅蜜,不見諸法若生若滅,若垢若淨。是故善男子、善女人,應作如是學般若波羅蜜。

欲知一切法無過去、未來、現在等相,當學般若波羅蜜。何以故?法界性相,無三世故。欲知一切法,同入法界,心無罣礙,當學般若波羅蜜。

欲得三轉十二行法輪,亦自證知,而不取著,當學般若波羅蜜。欲得慈心,遍覆一切眾生,而無限齊,亦不作念有眾生相,當學般若波羅蜜。欲得於一切眾生不起諍論,亦復不取無諍論相,當學般若波羅蜜。欲知是處非處,十力、無畏,住佛智慧,得無礙辯,當學般若波羅蜜。

爾時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我觀正法,無為無相,無得無利,無生無滅,無來無去,無知者,無見者,無作者。不見般若波羅蜜,亦不見般若波羅蜜境界。非證非不證,不作戲論,無有分別。一切法無盡、離盡。無凡夫法,無聲聞法,無辟支佛法、佛法。非得非不得,不捨生死,不證涅槃,非思議非不思議,非作非不作,法相如是。不知云何當學般若波羅蜜?

爾時佛告文殊師利:若能如是知諸法相,是名當學般若波羅蜜。菩薩摩訶薩,若欲學菩提自在三昧,得是三昧已,照明一切甚深佛法,及知一切諸佛名字,亦悉了達諸佛世界,無有障礙,當如文殊師利所說般若波羅蜜中學。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何以故名般若波羅蜜?

佛言:般若波羅蜜,無邊無際,無名無相,非思量,無歸依,無洲渚,無犯無福,無晦無明,猶如法界,無有分齊,亦無限數,是名般若波羅蜜,亦名菩薩摩訶薩行處,非行非不行處,悉入一乘,名非行處。何以故?無念無作故。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當云何行,能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言文殊師利:如般若波羅蜜所說行,能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有一行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修是三昧者,亦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文殊師利言:世尊!云何名一行三昧?

佛言:法界一相,繫緣法界,是名一行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當先聞般若波羅蜜,如說修學,然後能入一行三昧。如法界緣,不退不壞,不思議,無礙無相。

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應處空閑,捨諸亂意,不取相貌,繫心一佛,專稱名字,隨佛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何以故?念一佛功德,無量無邊!亦與無量諸佛功德無二。不思議佛法等無分別,皆乘一如,成最正覺。悉具無量功德,無量辯才,如是入一行三昧者,盡知恒沙諸佛法界無差別相。阿難所聞佛法,得念總持,辯才智慧,於聲聞中,雖為最勝,猶住量數,則有限礙。若得一行三昧,諸經法門,一一分別,皆悉了知,決定無礙,晝夜常說,智慧辯才,終不斷絕。若比阿難多聞辯才,百千等分不及其一。

菩薩摩訶薩應作是念,我當云何逮得一行三昧,不可思議功德,無量名稱?

佛言:菩薩摩訶薩,當念一行三昧,常勤精進,而不懈怠,如是次第,漸漸修學,則能得入一行三昧,不可思議功德作證。除謗正法,不信、惡業、重罪障者,所不能入。

復次,文殊師利!譬如有人,得摩尼珠,示其珠師。珠師答言:此是無價真摩尼寶。即求師言:為我治磨,勿失光色。珠師治已,隨其磨時,珠色光明,映徹表裏。文殊師利!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修學一行三昧,不可思議功德,無量名稱,隨修學時,知諸法相,明達無礙,功德增長,亦復如是。

文殊師利!譬如日輪,光明遍滿,無有減相,若得一行三昧,悉能具足一切功德,無有缺少,亦復如是。照明佛法,如日輪光!

文殊師利!我所說法,皆是一味、離味、解脫味、寂滅味。若善男子、善女人,得是一行三昧者,其所演說,亦是一味、離味、解脫味、寂滅味,隨順正法,無錯謬相。

文殊師利!若菩薩摩訶薩,得是一行三昧,皆悉滿足助道之法,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復次,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不見法界有分別相,及以一相,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相不可思議。是菩提中,亦無得佛。如是知者,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若信一切法,悉是佛法,不生驚怖,亦不疑惑,如是忍者,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以如是因,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佛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以因得,不以非因得。何以故?不思議界,不以因得,不以非因得。若善男子、善女人,聞如是說,不生懈怠,當知是人,已於先佛種諸善根,是故比丘、比丘尼,聞說是甚深般若波羅蜜,不生驚怖!即是從佛出家。若優婆塞、優婆夷,得聞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心不驚怖!即是成就真歸依處。

文殊師利!若善男子、善女人,不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即是不修佛乘。譬如大地,一切藥木,皆依地生長。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一切善根,皆依般若波羅蜜而得增長,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相違背。

爾時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此閻浮提,城邑、聚落,當於何處演說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

佛告文殊師利:今此會中,若有人聞般若波羅蜜,皆發誓言:於未來世,常得與般若波羅蜜相應,從是信解,未來世中,能聽是經。當知此人,不從餘小善根中來所能堪受!聞已歡喜!

文殊師利!若復有人,從汝聽是般若波羅蜜,應作是言:此般若波羅蜜中,無聲聞法、辟支佛法、菩薩法、佛法,亦無凡夫生滅等法。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來問我言:云何如來說般若波羅蜜?我當答言:一切諸法,無諍論相,云何如來當說般若波羅蜜?何以故?不見有法可與法諍論,亦無眾生心識能知。

復次,世尊!我當更說究竟實際。何以故?一切法相,同入實際,阿羅漢無別勝法。何以故?阿羅漢法、凡夫法,不一不異故。

復次,世尊!如是說法,無有眾生已得涅槃,今得、當得。何以故?無有決定眾生相故。文殊師利言:若人欲聞般若波羅蜜,我當作如是說,其有聽者,不念不著,無聞無得,當如幻人,無所分別,如是說者,是真說法。是故聽者,莫作二相,不捨諸見,而修佛法,不取佛法,不捨凡夫法。何以故?佛及凡夫,二法相空,無取捨故。若人問我,當作是說,如是安慰,如是建立。善男子、善女人,應如是問,作如是住,心不退不沒,當如法相,隨順般若波羅蜜說。

爾時世尊歎文殊師利:善哉!善哉!如汝所說,若善男子、善女人,欲見諸佛,應學如是般若波羅蜜。欲親近諸佛,如法供養,應學如是般若波羅蜜。若欲言如來是我世尊,應學如是般若波羅蜜。若欲言如來非我世尊,亦應學如是般若波羅蜜。若欲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應學如是般若波羅蜜。若欲不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應學如是般若波羅蜜。若欲成就一切三昧,應學如是般若波羅蜜。若欲不成就一切三昧,亦應學如是般若波羅蜜。何以故?無作三昧,無異相故,一切法無生無出故。

若欲知一切法假名,應學如是般若波羅蜜。若欲知一切眾生修菩提道,不求菩提相,心不退沒,應學如是般若波羅蜜。何以故?一切法皆菩提相故。

若欲知一切眾生行非行相,非行即菩提,菩提即法界,法界即實際,心不退沒,應學如是般若波羅蜜。

若欲知一切如來神通變化無相無礙,亦無方所,應學如是般若波羅蜜。

佛告文殊師利: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欲得不墮惡趣,當學般若波羅蜜一四句偈,受持讀誦,為他解說,隨順實相。如是善男子、善女人,當知決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則住佛國。若聞如是般若波羅蜜,不驚不畏!心生信解,當知此輩佛所印可,是佛所行大乘法印。若善男子、善女人,學此法印,超過惡趣,不入聲聞辟支佛道,以超過故。

爾時帝釋三十三天,以天妙華、優缽羅華、拘物頭華、芬陀利華、天曼陀羅華等,天栴檀香及餘末香,種種金寶,作天伎樂,為供養般若波羅蜜,并諸如來及文殊師利,以散其上,作是供養已,願我常聞般若波羅蜜法印。

釋提桓因復作是願:願閻浮提善男子、善女人,常使得聞是經,決定佛法,皆令信解,受持讀誦,為人演說,一切諸天,為作擁護。

爾時佛告釋提桓因言:憍尸迦!如是!如是!善男子、善女人,當得決定諸佛菩提。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如是受持,善男子、善女人,得大利益,功德無量!

爾時以佛神力,一切大地,六種震動!佛時微笑,放大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即是如來印般若波羅蜜相。

佛言:文殊師利!如是!如是!說般若波羅蜜已,皆現此瑞,為印般若波羅蜜故,使人受持,令無讚毀!何以故?無相法印,不可讚毀!我今以是法印,令諸天魔,不能得便。

佛說是已,爾時諸大菩薩及四部眾,聞說般若波羅蜜,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