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本站

2016年2月12日 星期五

佛教基本名相--105年2月12日新增:十五、【菩薩】

105212日:
十五、【菩薩】
具名菩提薩埵Bodhisattva,又曰菩提索埵,摩訶菩提質帝薩埵。舊譯為大道心眾生,道眾生等,新譯曰大覺有情,覺有情等。謂是求道之大心人。故曰道心眾生,求道求大覺之人,故曰道眾生,大覺有情。
又薩埵者勇猛之義,勇猛求菩提故名菩提薩埵。又譯作開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義譯也。總名求佛果之大乘眾。
注維摩曰:「肇曰:菩提佛道名也。薩埵秦言大心眾生,有大心入佛道,名菩提薩埵。」
大乘義章十四曰:「菩薩胡語,此方翻譯為道眾生。具修自利利他之道,名道眾生。」
法華文句二曰:「菩提此言道,薩埵此言心。」
法華經嘉祥疏一曰:「菩提云道,是無上正遍知果道也。薩埵言眾生,為求果道故名道眾生也。」
法華玄贊二曰:「菩提覺義,是所求果。薩埵有情義,是自身也。求菩提之有情者。故名菩薩。」
佛地論二曰:「緣菩提薩埵為境,故名菩薩。具足自利利他大願。求大菩提利有情故。」又曰:「薩埵者是勇猛義。精進勇猛求大菩提,故名菩薩。」
淨名疏一曰:「菩提為無上道。薩埵名大心。謂無上道大心。此人發大心為眾生求無上道。故名菩薩。安師云開士始士。又翻云大道心眾生。古本翻為高士。既異翻不定。須留梵音。今依大論釋。菩提名佛道。薩埵名成眾生。用諸佛道成就眾生故。名菩提薩埵。又菩提是自行。薩埵是化他。自修佛道又用化他,故名菩薩。」
天台戒經義疏上曰:「天竺梵音摩訶菩提質帝薩埵。今言菩薩。略其餘字。譯云大道心成眾生。」
菩提薩埵。菩提,佛道名。薩埵,秦言(華文)大心眾生。有大心入佛道,名菩提薩埵。荊溪釋云:心初開故,始發心故。
淨名疏云:古本翻為高士。既異翻不定,須留梵音。但諸師翻譯不同。今依大論釋,菩提名佛道,薩埵名成眾生。
天台解云:用諸佛道,成就眾生,故名菩提薩埵。又,菩提是自行,薩埵是化他。自修佛道,又化他故。
賢首云:菩提,此謂之覺;薩埵,此曰眾生。以智上求菩提,用悲下救眾生。
【菩薩僧】
出家菩薩僧與聲聞僧其受戒及外形等之異同頗有諍論,以梵網為宗者,謂聲聞僧之外有菩薩僧,外相雖與聲聞僧為一、而其戒法別有梵網所說之菩薩戒,大異於聲聞僧之小乘戒,引心地觀經報恩品所說之三種僧為其的證。
稟承瑜伽者,以智度論之文為的證,謂餘佛雖於三乘之僧,各異其戒,以別其位,而我釋迦法中,聲聞僧之外,別無菩薩僧,出家之菩薩,與聲聞僧同受比丘戒,依其臘次,列次於聲聞僧之中,如法華經所謂常不輕菩薩比丘是也。
論三十四曰:「諸佛多以聲聞為僧。無別菩薩僧。如彌勒菩薩文殊師利菩薩等。以釋迦文佛無別菩薩僧,故入聲聞僧中次第坐。有佛為一乘說法純以菩薩為僧。有佛聲聞菩薩雜以為僧。如阿彌陀佛國菩薩多,聲聞僧少。」
從戒法言之,則顯教中聲聞菩薩之二僧別異,從其形相言之,則顯教中所說之聖弟子,不論聲聞菩薩,皆為出家沙門之相,其蓄髮戴冠掛瓔珞之在家莊嚴形相,僅限於密教,且如心地觀經,非純顯教,顯密合部之經也。故捨律衣,用素絹等官衣,或戴寶冠,為密教之菩薩僧,尚有其說,若為釋迦法中顯教之菩薩僧,則甚不可。
支那(中國)於後周之世,始有菩薩僧。僧史略下曰:後周太武皇帝壞毀佛道二教,尋武帝崩,宣帝立,漸欲興佛教,即敕曰:太武皇帝嫌濁穢,故廢而不立,朕簡耆舊學業僧二百二十人,勿剪髮毀形。令於東西二京陟岵寺為國行道,所資公給。時高僧智藏,建德二年隱於終南紫峰閣,至宣帝時出謁,敕令長髮為菩薩僧為陟岵寺主。大象二年,隋文為丞相,藏謁之,因得落髮,又釋彥琮不肯為菩薩僧,以其戴花冠被瓔珞像菩薩之相,惡作此形。謂非佛制也。
【菩薩十地】
一、    歡喜地:
菩薩既滿初阿僧祇劫之行,初窺心性,破見惑,證二空理,成就檀波羅蜜,生大歡喜。
二、離垢地,菩薩斷思惑,除毀犯之非,使身清淨,成就戒波羅蜜,離一切垢。
三、發光地,菩薩滅無明闇,而得三明,成就忍波羅蜜,心光開發。
四、焰慧地,菩薩於三十七道品,圓滿具足,進而修習力無畏,不共佛法,遠離懈怠,成就精進波羅蜜,使慧焰熾盛。
五、極難勝地,菩薩為利益眾生,外習諸技藝,內成就禪波羅蜜,極難制勝。
六、現前地,菩薩住解脫法門,修空無相無願三昧,成就般若波羅蜜,使現前差別盡泯。
七、遠行地,菩薩斷諸業果細現行相,起殊勝行,廣化眾生,成就方便波羅蜜,備遠行資糧。
八、不動地,菩薩住無生忍,斷諸功用,身心寂滅,猶如虛空,成就願波羅蜜,於涅槃心,湛然不動。
九、善慧地,菩薩滅心相,證智自在,具大神通,善護諸佛法藏,成就力波羅蜜,善運慧解。
十、法雲地,菩薩廣集無量道法,增長無邊福智,悉知一切眾生心行,依上中下根,為說三乘,成就智波羅蜜,有如大雲,雨大法雨。
【菩薩藏】
大乘經的總稱,為二藏之一。法華華嚴等一切大乘經中,含藏大乘菩薩修因證果的方法,故名菩薩藏。智度論說:佛滅後,文殊彌勒等諸大菩薩,請阿難於鐵圍山結集三藏,謂之菩薩藏,這也是大乘佛法的結集。
【菩薩境】
天台大師解云:用諸佛道,成就眾生。謂由上見慢之心既息,或發先世所習,若憶本願,則不墮二乘之境,而發三教菩薩境界之心。今修觀者,既依大乘圓頓妙教,開解立行,故藏等三教菩薩境界若發,亦須觀察,毋令生著。為是須觀菩薩境也。(三教者,藏教、通教、別教。)
【菩薩地】
謂菩薩從空入假,深觀真俗二諦,進斷見、思習氣與塵沙惑,得法眼淨,成道種智,故名菩薩地。
從空入假者,謂菩薩從涅槃空,出生死假,而化眾生,示同生死,故名假。
真諦者,亡泯一切法;俗諦者,建立一切法。塵沙惑者,謂眾生見、思之惑,種類數多,如塵若沙。
法眼淨者,謂菩薩之眼,觀一切法而無染礙。道種智者,謂菩薩化他,以一切道,起眾生一切善種。
【菩薩戒】
發大心修大乘法的行者所受持的戒律。依梵網經菩薩心地品,其戒相為十重戒,四十八輕戒,這是出家菩薩戒;若依優婆塞戒經受戒品,則列六重戒,二十八輕戒,這是在家菩薩戒。請參見附表說明上述二種戒本所說的重戒和輕戒戒目。
【菩薩性】
謂菩薩悲智雙運,冤親等觀,廣利眾生,證菩提果,是名菩薩性。
【菩薩清涼月】
舊華嚴經四十三曰:「菩薩清涼月,遊於畢竟空,垂光照三界,心法無不現。」新華嚴經五十九曰:「菩薩智光月,法界以為輪,遊於畢竟空,世間無不見。」
【菩薩五智】
(一)   通達智,能覺夢而通達諸法之智。
(二)   隨念智,能憶持過去事而不忘失之智。
(三)   安立智,能建立正行而使他修習之智。
(四)   和合智,觀一切法隨緣和合之智。
(五)   如意智,隨意所欲而無不滿足之智。見攝大乘論五。
【菩薩乘】
菩薩,梵語具云菩提薩埵,華言覺有情。謂覺悟一切有情眾生也。菩薩行六度行,廣化眾生出離生死,故以此六度為乘。(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進、五禪定、六智慧。)

道即六度。謂菩薩為利他故,廣行六度,化諸眾生;故觀道諦為初門。
參考來源:
1.明,一如《三藏法數》
2.宋,普潤法雲《翻譯名義集》
3.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