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三乘】
﹝出法華經﹞
乘,即運載之義。謂聲聞、緣覺、菩薩各以其法為乘,運出三界生死,同到真空涅槃,故名三乘。
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梵語涅槃,華言滅度。
(一)
聲聞眾,聞佛聲教而得悟道,故曰聲聞。謂其知苦、斷集、慕滅、修道,故以此四諦為乘。聲聞乘又名小乘,其行人速則三生,遲則六十劫間,修空法,終於聞如來聲教,悟四諦之理,斷見思惑,可証阿羅漢果;
四諦者,苦諦、集諦、滅諦、道諦。
(二)緣覺乘,因觀十二因緣覺真諦理,故名緣覺。謂始觀無明緣乃至老死,此是觀十二因緣生;次觀無明滅乃至老死滅,此是觀十二因緣滅。觀此因緣生滅,即悟非生非滅,故以此十二因緣為乘。緣覺乘又名中乘,其行人速則四生,遲則百劫間,破無明,終於悟十二因緣之理,可証辟支佛果;十二因緣者,一無明、二行、三識、四名色、五六入、六觸、七受、八愛、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
(三)菩薩乘,菩薩,梵語具云菩提薩埵,華言覺有情。謂覺悟一切有情眾生。菩薩行六度行,廣化眾生出離生死,故以此六度為乘。菩薩乘又名大乘,其行人於無數劫間,修六度行,更於百劫間,值三十二相福因,可證無上佛果。
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進、五禪定、六智慧。
【三乘觀門】
﹝出天台四教儀集註﹞
(一)聲聞觀苦諦為初門,苦即三界生死之苦,諦即審實之義。謂聲聞之人,知果苦而斷集,因慕寂滅而修道品,諦觀五陰生死之身,即是眾苦之本,故觀苦諦為初門。(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五陰者,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
(二)緣覺觀集諦為初門,集即招集之義。謂煩惱之因則能招集生死之苦果。緣覺之人,於十二因緣中,初從無明觀起,無明即屬集諦,了知苦果實由集因而生,故觀集諦為初門。
(三)菩薩觀道諦為初門,道即六度。謂菩薩為利他故,廣行六度,化諸眾生;故觀道諦為初門。
【三乘別教】
謂如四諦緣起經等,聲聞、緣覺、菩薩三乘之所共學。於中二乘未明法空,即是別相,故云三乘別教。
【三乘通教】
謂如般若、深密經等,聲聞、緣覺、菩薩三乘之所共學,於中說諸法空,即是通相,故云三乘通教。
【三乘假我】
謂三乘之人,了知一切五陰等法虛假不實,悉無有我,是為三乘假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